除草祭
除草祭Mingulau,是布农族一年农作流程里除草工作前的一种祭仪行为。布农族是一个男人狩猎、女人耕织的分工社会。男人专事出外狩猎,猎捕凶勐的动物,如山猪、黑熊等,家事育儿及粗重的农地耕种工作就落在妇女的肩上。所以,布农族的女人,一年到头就像陀螺一样,不停地转呀转,忙碌极了。
文化的传承为传承布农族传统祭典及文化的传承,每年四、五月都会举办射耳祭的活动,期教导子孙学习相关技能与文化传承工作。布农族人能文能武,是文化优良的族群,射耳祭是布农族最为重要的祭典活动,除了是「天生的猎人」外,在歌曲方面著名的「八部合音」,透过小朋友天籁的歌声传唱到欧洲等地,例如武陵国小合唱团多次获得全国音乐比赛的全国第一名,希望族人能够保存与维护这项有意义的祭典活动,
一系列繁复而长时间的祭祀仪式,对于农事或狩猎的时间,布农族人都是依植物的枯荣与月亮盈缺来决定,当李花盛开时,适合播种小米,而月缺时适合驱虫、除草,满月时则适合收割举行收骆祭,,因此,特别办理除草祭活动,期盼族人不忘祖先敬畏自然、感恩天地的美德。
习俗布农族人选觅居住地,蛮有祖先的智慧,一定选择树草繁茂的地方,表示土壤很肥沃,族人相信种下去的农作物,一定跟树草一样茂盛。还有,布农族居住的地方,通常一定也选择高台地又平坦的地方,住屋下方或周边有河溪,是一个易守难攻的险要地形,居高临下,有效防止敌人入侵,而且族人相信可以避开天灾,例如台风、洪水等。作者的友人,和平乡的泰雅族曾自我戏谑地说:「泰雅族人很天真,除了住高山外,也会选住山溪野沟的下游,山洪爆发的结果,族人的家园很容易被土石流掩没;但布农族人却很聪明,住在高山台地,离河溪又有一定的距离,而且还在河溪上方呢!」
布农族也是环保民族之一,一切顺其自然,除草祭亦不例外,除草时不使用化学农药,完全是自然的,用人工方式除草,以双手一株一株地拔除,通常约2或3个月就要除草一次,以免杂草高到排挤小米或其他农作物的生长。布农族第一次除草前,必须举行除草祭,祈求神灵,不要让杂草长得太茂密,影响小米的发芽成长。
除草祭约在每年的3月间举行,是布农族人向粟禾告知即将着手除草,并祈求粟禾旺盛的祭仪。举行前,先把祭酒造好,祭日一到,就会拔取猪毛,另把小竹剁成7至8寸长,噼开另一端,将毛夹住,并插立在粟田中央,一面拔除两三棵小杂草当作除草开始的仪式。祭司一面大声地说:「粟啊!你看!猪已长得这大了,你也快快长大吧!当你结谷丰盛而且成熟的时候,我们将屠杀此猪以飨你。」
除草祭是布农族岁时祭仪,配合农作过程中第三个祭典,由祭司主持,每个族人必须尊守祭司依神灵指示的禁忌,不可触犯,否则,会影响农作未来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