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林克龙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德林克龙(学名Drinker)是棱齿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的北美洲。虽然它的化石保存得较好,但被命名后的新文献较少。

描述德林克龙是相当小型的恐龙,约有2米长及10公斤重。它是双足恐龙,前肢短,头部小,脚长且强壮。

分类德林克龙有时被非正式地被认为是奥斯尼尔龙的异名,但最近的研究却指它们是不同的属。德林克龙通常被分类在棱齿龙类,是种位置不明的原始棱齿龙类。侏罗纪晚期葡萄牙的叶牙龙可能是它的近亲。

发现及历史于1990年,罗伯特·巴克、彼得·加尔冬(Peter Galton)等人描述及命名了德林克龙的部份骨骼,但这个名字却有些讽刺。因德林克龙是为纪念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Edward Drinker Cope),他在著名的骨头大战中与对手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发现了很多恐龙的化石。德林克龙却与以马什为名的奥斯尼尔龙有可能是近亲。模式种的“D. nisti”的种小名是指国家标准和科技机构(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德林克龙是在美国怀俄明州科摩崖的莫里逊组中被发现,正模标本是一头亚成体骨骼(编号CPS 106),包括了部份颌部、脊骨及肢骨。在同一地区发现很多同时期的标本亦被指是德林克龙,当中大部份都有脊骨及后肢遗骸,及牙齿。罗伯特·巴克等人认为德林克龙相对于棱齿龙科太过原始,尤其是它的牙齿没有明显的中央垂直棱脊,并且将它与奥斯尼尔龙一同分类在未命名的类别中。由1990年至今,只有很少的德林克龙资料出版。

古生物学罗伯特·巴克描述德林克龙生活的环境是沼泽(因在该地区发现肺鱼类的牙齿及沼泽植物),并认为德林克龙的宽脚掌与长趾爪,很适合在这些环境中生活,而当地的剑龙科及蜥脚下目脚部,与身体相比则较窄。在1997年,罗伯特·巴克根据一群由6到35个个体组成的化石,提出德林克龙是穴居动物,并推测这群动物是被洪水等灾害而群体死亡。

若德林克龙真的是生活在洞穴的,这可是恐龙中头一次发现的穴居恐龙。目前唯一有证据支持的掘地恐龙,是新近发现的[[掘奔龙],它们与德林克龙关系较远。否则,德林克龙就像其他的基底鸟脚下目,是小型的双足草食性恐龙。德林克龙是与龟、肺鱼类及早期的多瘤齿兽目(Zofiabaatar、Foxraptor)生活在同一环境。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