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仁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丁仁[近现代],原名仁友,字辅之,号鹤庐,浙江杭县人。松生从孙。光绪三十年(1904)与吴徵等于杭州创办西泠印社。画联,颇见匠心。其家以藏书闻海内,所藏西泠八家印尤伙。嗜印成癖,抚拓无虚日,有丁氏八家印选、杭郡印辑、石刻龙泓遗翰、袖珍本丁氏秦汉印绪。抗战胜利后卒,年七十余。《广印人传》、《枫园书友录》、《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

人物简介丁仁家学渊源,幼承庭训,喜好金石书画,尤其于印章,更是“嗜之成癖,抚之无虚日”。其篆刻宗浙派,效法秦汉,规方矩圆,颇得龙泓遗韵。治印态度严谨,刀法精细而不失笔意潇洒,印风淡雅简疏,布局安祥而意境自出。书法喜临商卜文。编有《丁氏八家印选》、《杭郡印辑》、《丁氏秦汉印绪》两卷、《葺庵集印》等。

1937年劫后,编《丁丑劫余印存》二十卷,传为佳话。丁仁对诗词歌赋也颇有研究,著有《咏西泠印社同人诗集·集论印绝句》共二十首,诗中对社内诸大家,如吴昌硕、钟以敬、王禔、河井仙郎、马衡、唐源邺等均给以“画像”,且每人系以小传。可惜原书已不得见,现只能查其诗而“小传不赘”。在丁仁所著的《观水游山集》一卷、《鹤庐诗词稿》、《鹤庐题画集》、《商卜文集联》、《商卜文集存》若干卷和《石刻龙泓遗翰》二卷等著作中,除表现出他在诗词歌赋方面的造诣外,还可看出他把对商卜文的研究应用于创作,挥洒自如,得心应手。金石印章令人激赏不已,遒劲有力,气势恢宏。

丁仁对印社园林建筑的经营布置,真正做到了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志稿》曰:“尝斥资建楼,永为社产,不私所有,名曰鹤庐,以作纪念。复岁时增建,虽一石一木,必期尽善而后已,心力所寄尤巨。”在闲泉、文泉之间,有锦带桥,系丁仁得白堤锦带桥旧石栏,搬回印社后所建,被称为国内最短的桥。现在立于西泠印社的石像有两尊,一为丁敬像,一为邓石如像,皆是丁仁全力成就。正是这种以印社事业为己任的奉献精神,及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高尚情操,使丁仁赢得了社内外同道们的一致尊敬。(参考中国篆刻家网)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