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武杰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江苏昆山人,男,汉族,64年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81年西南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四川大学理学硕士学位。87年破格晋升为教授,96年起先后任四川大学、苏州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曾任西南师范大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数学研究所所长、校科协副主席。中国数学会第六届、第七届理事,四川省和重庆市数学会副理事长,政协重庆市第十届、重庆直辖市第一届委员。国际刊物《群论杂志》编委(98-01年)。现为美国《数学评论》、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美国数学会会员。是重庆市劳动模范(88年)、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92年)、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获得者(93年)、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96年)、重庆市优秀科技工作者(02年)。从事代数、群论、有限单群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培养8届硕士生15人、4届博士生8人。现指导博士生9人,硕士生6人。自87年以来曾先后多次出国访问、讲学或参加国际会议。主持或主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共7届,主持教育部重点科学技术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各1项。共发表论文百余篇(含合作),6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三等奖(独立完成、第一完成人),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独立完成、第一完成人)以及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第二完成人)。

施武杰 男,1943年4月出生。1964年四川师范大学本科毕业,1981年西南师范大学基础数学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四川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87年2月破格晋升为教授,1996年起至今任基础数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现任西南师范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多种杂志编委,多家学会会员、理事。政协重庆市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政府特殊津贴享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从事代数、群论、有限单群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已培养3届硕士生、一届博士生。提出的用“两个阶”刻划单群的工作,在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所研讨的问题被俄出版的《群论中没有解决的问题》收录,其中问题12.39以施的名字为首收入。其则被德国《数学文摘》评论员评为该领域的最主要的贡献者之一。其先后16次出国(境)访问讲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6次到澳、德、日、加、美等国的大学作客座教授或客座研究员。在美国普林斯顿、芝加哥、日本筑波大学等12所大学作学术演讲。在罗马尼亚举行的’92国际群论会议及第三届全国代数学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研究成果“群的构造理论”(第二完成人)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有限单群的刻划与临界群”(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用阶刻划单群及有关课题”(独立完成)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等。1988年被评为“重庆市劳动模范”,1991年被四川省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学位获得者”,1993年获“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二等奖”。事迹入编多种辞书中。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