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天然的野生螺的尾部有辣味,辣螺是俗称,属骨螺科,学名疣荔枝螺。很显然,之所以“辣”字当头,就因为此螺的肉体尾部具备了辣的特点,舌头上一沾,感觉就来了,非常好吃。 辣螺的表壳如荔枝似的呈疣状一粒粒突起,因此学名“疣荔枝螺”,则属象形取名,这在文字上看也很合理,但听起来不如“辣螺”两字爽快。 辣螺在全国沿海均有分布。形体上也有

辣螺
辣螺

小有大,小的和河里头的螺蛳差不多,大的则有成年人的拇指般大小。

温州沿海,以洞头与苍南的辣螺最为出名。辣螺喜欢呆在礁石犬牙交错的地方,退潮后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成了渔村里妇女儿童们的拾贝之外的业余爱好。然礁石表面一般只有小辣螺,那些大个的辣螺显然早有了避险的经验,仍躲在水下的礁石缝里。这就需要用镊子来解决问题了。

仔细观察一下,洞头与苍南两地的辣螺其壳色有些差别,洞头的接近于淡棕,苍南的略显淡绿。倘若你来到舟山,可能会发现那一带的辣螺则有些灰白。这种色彩上的变化也许是地域环境的缘故,开句玩笑,就跟人类一样,海洋的另一端,就有了别样的肤色。

中医认为,辣螺壳可入药,主治颈淋巴结结核、甲状腺肿大等。如偏方上写:荔枝螺壳煅灰,麻油调敷。或写:荔枝螺壳25克,夏枯草15克,泽漆10克,海藻15克,柴胡10克,水煎服。但到底能否有效,也只能是患者自己心里明白了。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