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位二极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作用:

在钳位电路中,二极管负极接地,则正极端电路被钳位零电位以下;

1、当二极管负极接地时,则正极端电路的电位比地高时,二极管会导通将其电位拉下来,即正极端电路被钳位零电位或零电位以下(忽略管压降)!

2、当二极管正极接地时,则负极端电路的电位比地高时,二极管会截至,其电位将不会受二极管的任何作用;

3、在钳位电路中,二极管负极接+5V,则正极端电路被钳位+5V电位以下;

4、在钳位电路中,二极管正极接+5v,则负极端电路被钳位+5V电位以上;

(忽略管压降)

原理:

二极管钳位保护电路是指由两个二极管反向并联组成的,一次只能有一个二极管导通,而另一个处于截止状态,那么它的正反向压降就会被钳制在二极管正向导通压降0.5-0.7以下,从而起到保护电路的目的。

钳位电路的作用是将周期性变化的波形的顶部或底部保持在某一确定的直流电平上。图Z1615为常见的二极管钳位电路。设输入信号如图Z1616(a)所示,在零时刻,uO(0+)=+E,uO产生一个幅值为E的正跳变。此后在0~t1间,二极管D导通,电容C充电电流很大,uC很快等于E,致使uO=0。在t1时刻,ui(t1)=0,uO又发生幅值为-E的跳变,在t1~t2期间,D截止,充电电容C只能通过R放电,通常,R取值很大,所以uC下降很慢,uO变化也很小。在t1时刻uI(t2)=E,uO又发生一个幅值为E的跳度,在t2~t3期间,D导通,电容C又重新充电。与0~t1期间内不同,此时电容上贮有大量电荷,因而充电持续时间更短,uO更迅速地降低为零。以后重复上述过程,uO和uC的波形如图Z1616(b)、(c)。可见,uO的顶部基本上被限定在零电平上,于是,就称该电路为零电平正峰(或顶部)钳位电路。

将图Z1615中的二极管反接,便可把输入矩形波的底部钳位在零电平上,形成零电平负峰(或底部)钳位电路。

&n

图Z1617为三极管钳位电路,如将其be结也看成是一个二极管,那么,就钳位原理而言,与图Z1616所示电路完全一样,只不过该电路还具有放大作用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