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登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不登

bù dēng

(1) 歉收。

岁凶,年谷不登。《礼记·曲礼下》

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汉书·元帝纪》

颍川七不登,野气长苍莽。宋 苏轼《许州西湖》

诗今岁颇不登,贷者艰偿,不如放之。清 吴敏树《先考行状》

(2) 不升。

《周志》有之:勇则害上,不登于明堂。《左传·文公二年》

(3) 不用。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皮革、齿牙、骨角、毛羽不登于器。《左传·隐公五年》杨伯峻 注:“不登于器,犹言不用于制成军国之重要器物。”

(4) 不与,不赞成。

于是为宋讨鱼石,故称宋,且不登叛人也。《左传·襄公元年》

杜预 注:“登,成也。不与其专邑叛君,故使 彭城 还系 宋 ” 杨伯峻 注:“不登即不赞同。”

幕府惟强干弱枝之义,且不登叛人之党,故复援旌擐甲,席卷起征。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