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教材
作者:韩俊编著
出 版 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9-1
版次: 13
页数: 157
开本: 16开
印次: 11
I S B N : 9787538147551
编辑推荐这是奉献给广大瑜伽爱好者的一套非常实用的教学参考。不管是刚刚接触瑜伽,还是已经开始传播这项文化的朋友,这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本书倡导安全、正确、系统的瑜伽练习,以科学严谨的方式和态度阐释古老神秘的瑜伽。虽然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真正的瑜伽是那么稀少,但是本书愿和您一起开始真正的瑜伽。

内容简介沉浸在瑜伽的世界里,很多朋友会和作者一样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瑜伽哲学的包容性和完美性。自古以来,中国对神秘的中医文化就有三个评价,谓下医治病、中医治人、上医治国。每当作者开始练习瑜伽,就会想起这个评价在瑜伽上也是那么的亲切。治病的含义我们很清楚,治人则关系到人的心理、人的信念、人的修养。不管是方兴未艾的成功学,还是日渐走红的神经语言程式,包括兴于欧美的瑜伽式管理已经很从容的证明了这一点。
这是奉献给广大瑜伽爱好者的一套非常实用的教学参考。不管是刚刚接触瑜伽,还是已经开始传播这项文化的朋友,这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专业的帮助。本书倡导安全、正确、系统的瑜伽练习,以科学严谨的方式和态度阐释古老神秘的瑜伽。虽然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上,真正的瑜伽是那么稀少,但是本书愿和您一起开始真正的瑜伽。
作者简介韩俊,瑜伽名萨茹阿斯瓦缇·达西。 1984年结缘瑜伽,多年职场经验,多年讲师生涯,长期瑜伽教练导师的积累,成为中国瑜伽式管理培训第一人。 禅悦瑜伽中国区教学总监、中国国家职业指导师、中国国家心理咨询师、国际职业培训师、专业体适能教练、国际高级私人教练、瑜伽栏目撰稿人……一连串的头衔下,这是个散发着宛如智慧女神萨拉悉婆谛(Saraswati)般光芒的女子,她的微笑,给人以温暖和力量。 她同时拥有法学和心理学学位,并具有良好的哲学、沟通学、中医学、古汉语学等基础,持有国家(中国)职业指导师牌照。深厚的文化底蕴让她在研习瑜伽的同时,能够以更深邃的深度与广度洞察瑜伽的真谛。自2003年起,目睹了太多以讹传讹而导致的瑜伽伤害后,一向低调的韩俊终于开始编撰《瑜伽初级教程》和《瑜伽中级教程》,旨在让更多喜爱瑜伽的人可以安全而不受伤害地接触瑜伽。这套书目前已成为国内众多高校的专用教材,多次再版,让无数瑜伽爱好者受益。随后推出的《特效排毒频谱33式热瑜伽详解》也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她对待瑜伽的科学态度,让这一古老的健身术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为人们接受。因为她的出现,中国瑜伽图书市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净化。通过研习她的图书,读者能够把握辨别是非与真伪的标准,这无疑有利于瑜伽的良性传播。
[1]
目录瑜伽教程初级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关于瑜伽
第一节 瑜伽的历史及含义
第二节 瑜伽的主要流派
第三节 瑜伽的功效及其原理
第四节 瑜伽练习的组成部分及瑜伽所提倡的生活习惯
第二章 瑜伽练习索引及原理
第三章 瑜伽教练工作制度
附:瑜伽大师箴言录
第四章 瑜伽教练体适能基础理论
第一节 体适能基本概念
第二节 基础功能解剖常识
第三节 生物力学及基础动作分析
第四节 基础运动生理学常识
第五节 运动营养及瑜伽饮食
第六节 锻炼的安全性和损伤预防
第五章 瑜伽体位
第一节 瑜伽中的常用坐姿
1. 简易坐
2. 雷电坐
3. 平常坐
4. 武士坐
5. 至善坐
6. 半莲花坐
7. 全莲花坐
8. 吉祥坐
9. 对称坐
10. 释达斯瓦普鲁坐
11. 融入体位中的常用坐姿
第二节 瑜伽常用体位
1. 山立功
2. 颈功练习
3. 肩旋转功
4. 肩肘功
5. 单臂风吹树功
6. 直角式
7. 腰转动功
8. 膝旋转弯曲练习
9. 脚部练习
10. 仰卧伸展功
11. 手腕、手掌和手指的练习
12. 竖腿功
13. 增强精力呼吸功
14. 怪异式
15. 半骆驼功
瑜伽教程中级----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瑜伽体位
蛙式系列
坐角系列
侧板系列
单腿站立腿伸展系列练习
瑜伽身印系列
鸽王系列
精灵系列
海狗系列
鹤禅系列
肩立系列
头倒立系列
第二章 瑜伽休息术
一、休息术的概念和引导词
二、瑜伽休息术的课程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 瑜伽论人体的构成
一、瑜伽隐性生理系统中的尼达
二、瑜伽隐性生理系统中的恰克拉
第四章 瑜伽课程设计和训练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二、超负荷性原则
三、针对性原则
四、渐进性原则
五、复原性原则
六、趣味性原则
七、瑜伽性原则
八、课程的普及性及普遍性原则
第五章 瑜伽洁净功
一、涅悌法:鼻腔的清洁
二、商卡肠道清洁法
三、瓦尼联尔·道悌
四、特拉他卡法(一点凝视法)
五、瑜伽断食法
第六章 瑜伽的自我认知
一、了解朋友
二、寻找自我
三、把心带回家
四、自我认知练习导引词
第七章 调息法
……
第八章 收束和契合法
第九章 冥想
第十章 教练基本沟通原则及课堂训练技巧
第十一章 针对不同练习人群的课程设计
参考文献
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