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绎如浮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08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成语】络绎不绝,形容车船人马等前后相接,往来不断。绝:断。 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不绝:不断。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所以“络绎”在此处寓意为世间万物万事,人生悲欢离合的际遇。

〖floating clouds〗浮云,指漂浮的云彩:~蔽日。浮云一词在诗歌中作为意象使用时有多种含义,现也常单独作为比喻义或引申义使用。

【例句】

“块独守此无泽兮,仰浮云而永叹。”——《楚辞·九辩》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

“嗟乎!人生若浮云朝露。” ——《周书·萧大圜传》

“浮云为我阴,悲风为我旋。”――元·关汉卿《窦娥冤》

“她早一会的顾虑,像是一片浮云,给一阵风吹得了无踪影。”——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二九

由于浮云的优游自如,它又获得了表现消闲洒脱个性、恬然自适生活的资格。《归去来兮辞》中有“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表现了陶潜身上决不违拗个性适应外在的东西的那一份成人世界里难得的纯真与率直。王维的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终南别业》),突显出诗人天性淡逸,超然物外的风采,形迹无拘无束无碍,如行云自由翱翔,如流水自在流淌。柳宗元的“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渔翁》),有对陶诗的继承,也体现了自己的个性、境遇与追求。

由于浮云的倏忽来去,又被用以代表转瞬即逝的事物,也引申为不容易实现的事物或不愿去实现的事物。最早在《论语·述而》中便有“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以浮云来比喻不合义理而得到的富贵。 杜甫在《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中说:“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以此表现曹将军沉醉丹青而不知老之将至,情操高尚,不慕荣利,视功名富贵如天上浮云一般淡薄的品质。“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在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那“云彩”多情地缭绕于前,不舍地尾随于后,又显得那么美好而又让人依恋。“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刘半农的《情歌》以微云、微风起兴,则表达了对祖国浓浓的思念之情。

所以“络绎如浮云”寓意为世间万物万事转瞬即逝,正如浮云,世人何不消闲洒脱、恬然自适的看待人生的际遇呢。

——秋风破水注释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