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官庄村
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平阴镇孙官庄村孙官庄村位于县城南7.5公里,东邻肥城市石横镇,南与孔村镇、玫瑰镇为邻,村前是105国道,距离黄河8公里。
该村现有孙、李、高、程、门、张等40多个姓氏,据《孙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间立村,以姓氏命名孙家庄。”当时孙姓是名门望族,认为该村须有李姓入住方可保孙氏太平,于是便请村东杏树洼李家来村居住。
孙光祀,孙官庄村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年)进士,曾著有《詹余轩集》8卷,收入《四库全书》。官至兵部右侍郎,孙家庄也因此更名为孙官庄。康熙十八年(1679年),孙光祀返回故里。遇大旱,捐粮500石救济周边灾民千余人,后遇灾荒,又两次捐谷济贫。为解决家乡百姓的生计,又出资凿井,今此井尚在,深约70米,井口石板上已被井绳勒出深深沟壑。为方便乡亲们往来,凿完井后,孙光祀又命人在村中大沟上建起了连接南北的三拱石桥,宽5米,长20多米。现孙官庄村民称井为老井,称桥为老桥。为保护古迹,井上建起了看井房。
构造东大茔位于孙官村东,为孙氏族人墓地。占地50亩,入口的石门宽约4米,高6米,门内有六棱的石柱,直径约1米、高十几米,上面刻有精美的望天猴,内有石羊、石虎、石马,均为左右各一件。向里碑亭,亭内有一龟驮碑,龟高半米,宽1米,碑宽1米、高4米,上书孙光祀生平事迹,周围长满合抱粗古柏树。“文革”中,孙光祀的墓被破坏,石羊、石马等墓地设施被毁坏贻尽,数百棵柏树也砍伐殆尽。
历史清朝末年,孙官庄村出了位知县,名翟春昭,1877年生。任河南南召知县期间,访民情,除弊例,倡办学,除盗匪,把南召县治理得井井有条,被载入县志。后见官场险恶,便辞官回家,研习中医,治病救人,成为方圆百里的名医。1950年后,当选为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常务委员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