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场水族乡
简介基场水族乡在都匀市东部。面积41.1平方公里。辖8村委会。乡人民政府驻地基场村,在都匀东南29公里,营山坡南麓。古代在基场村西南2公里山半设集市,昔以“酉”日赶场,因名鸡场。其后集市移今地,取谐音易基场。
历史沿革1932年置鸡场镇、羊安镇。
1942年改设基长乡。
1957年划入三都水族自治县。
1959年撤乡并入丰乐公社。
1961年复入都匀。
1962年析建基场公社。
1984年改置基场水族乡。[1]
自然资源基场水族乡属典型的山地河谷地形,平均海拔1061.9米,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6.9℃,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坝子海拔540米至650米之间,无霜期305天,土壤肥沃,可开发种植早熟蔬菜。基场水族乡90%的土壤属砂黑土,排水性能好,适宜种楠竹、经果林、中药材等经济作物。 基场水族乡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硫铁矿、铅锌矿、钼矿等矿种,翁降、翁奇两村硫铁矿储量500多万吨,含硫量25—40%。[2]
旅游文化基场水族乡山清水秀,风景如画,有浓郁的水族风情村寨和美丽的自然景观,水乡端节、铜鼓节、新米节、六月六等民族风情节日和翁降水族村寨、民生将军石、牛洞小石林、场坝九声塔、翁布青蛙望岩石、翁雾天然浴泉、乌峰古战壕城墙、方寨新雷泉等景观吸引众多游客。基场水族乡坐落在都柳江上游,是都匀、三都、榕江、从江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线上的重要驿站。
基场水族乡有着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神奇的水书、璀璨的银器、精湛的蜡染、绚丽的刺绣、奇妙的剪纸、动听的芦笙、悦耳的铜鼓、精致的竹器编织等民族工艺品,做工精致、图案独特 ,纹路清晰,深受中外客商的喜爱。飘香甜润的水乡糯米酒、风味独特的基场坛酸、细腻可口的黑毛土猪肉、精致加工的土面条、赞不决口的酸汤豆腐深得游客赞赏。[2]
下辖村合群村 新华村 基场村 翁降村
阳光村 民生村 翁奇村 永立村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