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舞向海

吉林八景之三
向海游览区,位于松辽平原边缘,科尔沁草原东部边陲,白城市通榆县境内,是以观赏具有中国西部草原原始特色的沼泽、湖泊、鸟兽、黄榆、苇荡、杏树林和捕鱼等自然景观为主的风景区。
向海游览区总面积为158.2万亩。区内蜿蜒起伏的沙丘,波光潋滟的湖泊,千姿百态的蒙古黄榆,绿浪翻滚的蒲草苇荡,牛羊亲吻着草地,鱼虾漫游于池塘,渔翁、牧童、炊烟、农舍......构成了一组秀丽的田园诗,一幅淡雅的风俗画。这里更为迷人的是鸟类,区内有各种珍禽258种,其中仅鹤类就有6种,目前世界上仅有的1500多只一类保护珍禽丹顶鹤中,就有60多只在这里生息繁衍,还有灰鹤、白枕鹤、白头鹤、天鹅等在这里迁徙栖息。向海已成为世界上较大的鹤类观赏区之一。这里还是各种走兽出没的天然动物园,在草地中、树林里生活着狍子、黄羊、山兔、狐狸、獾子、灰狼、黄鼠狼、艾虎等30余种大大小小的动物。

游览区内芳草如茵,野花争艳,淡红色的野百合、粉红色的牵牛花、浅红色的芍药花、黄澄澄的蒲公英漫山遍野、芳香扑鼻、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向海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现已被列入世界A级湿地名册,向海游览区以它独特秀美的塞外草原风姿,饮誉中外,素有“东有长白、西有向海”的美誉。
游览区内已开发出十几处景观景点,并建有蒙古族民俗村供游人参观娱乐。向海游览区交通便利,白城至向海直达油面公路93公里,饮食、住宿及通讯等基础设施齐全,实是旅游观光的理想选择之地。

主要鹤鸟的种类丹顶鹤
长寿的象征,国家一级保护鸟禽。
又叫仙鹤、白鹤(其实白鹤是另一种鹤属鸟类)、鴜鷜。
中国古籍文献中对丹顶鹤有许多称谓,如《尔雅翼》中称其为仙禽,《本草纲目》中称其为胎禽。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种,因头顶有红肉冠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长寿的寓意。
外形特征
丹顶鹤具备鹤类的特征,即三长——嘴长、颈长、腿长。成鸟除颈部和飞羽后端为黑色外,全身洁白,头顶皮肤裸露,呈鲜红色,丹顶鹤的尾脂腺被粉(冉羽)。幼鸟体羽棕黄,喙黄色。亚成体羽色黯淡,2岁后头顶裸区红色越发鲜艳。
分布
丹顶鹤繁殖地在中国松嫩平原、俄罗斯的远东和日本等地。它在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及长江下游、朝鲜海湾、日本等地越冬。
习性
丹顶鹤每年要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进行迁徙,只有在日本北海道是当地的留鸟,不进行迁徙,这可能与冬季当地人有组织的投喂食物,食物来源充足有关。丹顶鹤的栖息地是沼泽和沼泽化的草甸,食物主要是浅水的鱼虾、软体动物和某些植物根茎,以季节不同而有所变化。丹顶鹤成鸟每年换羽两次,春季换成夏羽,秋季换成冬羽,属于完全换羽,会暂时失去飞行能力。丹顶鹤的鸣声非常嘹亮,作为明确领地的信号,也是发情期交流的重要方式。
繁殖
丹顶鹤属于单配制鸟,若无特殊情况可维持一生。每年的繁殖期从3月开始,持续6个月,到9月结束。它们在浅水处或有水湿地上营巢,巢材多是芦苇等禾本科植物。丹顶鹤每年产一窝卵,产卵一般2~4枚。孵卵由雌雄鸟轮流进行,孵化期31~32天。雏鸟属早成雏。
繁殖期求偶伴随舞蹈、鸣叫,营巢于具一定水深的卤芦苇丛、草丛中,每产1- 2卵,孵化期30--33天,早成鸟,2岁性成熟,寿命可达50-60年。
4月中、下旬开始营巢产卵,筑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上的枯草丛中,每窝产卵2枚,雌雄鸟轮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鸟学会飞行,入秋后,丹顶鹤从东北繁殖地迁飞南方越冬。我国在丹顶鹤等鹤类的繁殖区和越冬区建立了扎龙、向海、盐城等一批自然保护区。
文化意义
传说中的仙鹤,就是丹顶鹤,它是生活在沼泽或浅水地带的一种大型涉禽,常被人冠以“湿地之神”的美称。它与生长在高山丘陵中的松树毫无缘份。东亚地区的居民,用丹顶鹤象征幸福、吉祥、长寿和忠贞。在各国的文学和美术作品中屡有出现,殷商时代的墓葬中,就有鹤的形象出现在雕塑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钟,鹤体造型的礼器就已出现。道教中丹顶鹤飘逸的形象已成为长寿、成仙的象征。 顶鹤寿命长达50年一60年,人们常把它和松树绘在一起,作为长寿的象征。丹顶鹤数量稀少,我国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中国国家林业局已经把丹顶鹤作为唯一的国鸟候选鸟上报国务院。
灰鹤:
形态特征

体型中等(125厘米)的灰色鹤。前顶冠黑色,中心皮肤裸露,呈红色,头及颈深青灰色。自眼后有一道宽的白色条纹伸至后颈。体羽余部灰色,背部及长而密的三级飞羽略沾褐色。幼鸟全身黄棕色,随年龄长大,从身体到头颈逐渐变成成鸟体色。虹膜-褐色;嘴-污绿色,嘴端偏黄;脚-黑色。
叫声:配偶的二重唱为清亮持久的Kaw-Kaw-Kaw号角声。迁徙时成大群,发出的号角声如krraw。
种群现状
全球现存共约22万只,在我国被列为二级保护动物。是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数量较多、较常见的一种鹤。有两个亚种:其中一个亚种分布在欧洲东部和北部,东至苏联的伯朝拉河和乌斯特乌萨;另外一个亚种分布在中亚至阿萨姆以东的部分地区。大群灰鹤每年冬天穿越喜马拉雅山中部进入印度越冬。我国可见到灰鹤的东部亚种,在新疆天山、内蒙呼伦贝尔、黑龙江、吉林等地繁殖。迁徙经新疆西部、东北及华北,在长江中下游、四川西部和华南各地越冬。
分布情况
分布状况:繁殖于中国的东北及西北。冬季南移至中国南部及印度支那。喜湿地、沼泽地及浅湖。越来越稀少。
生活习性
灰鹤十分害怕人,它们在偏僻的沼泽地里繁殖。巢筑在苇地或苔属植物覆盖草甸中。一窝两枚卵,卵呈绿褐色,并带有紫红色的斑点,卵的体积99×64厘米左右。正常的孵化期28天,雌雄换孵。雏鹤很早就能跟随双亲离巢走动,并从双亲嘴里取食,吃的全部都是蠕虫和昆虫。灰鹤在繁殖期初次与其他鹤类相遇时,它们是相当兴奋的,雄鹤与雌鹤并排站着,发出喧闹的叫声,这是它特殊的习性。
栖息范围较广,近水平原、草原、沙滩、丘陵地等地都可见。以水草、嫩芽、野草种子、谷物。昆虫以及水生动物为食。繁殖期在4~5月份,筑巢于未耕过的田地上或沼泽地的草丛中,多选择离水较远而干燥的土地。
繁殖习性
巢很简陋,每窝产卵二枚,淡棕色或红褐色。雌雄亲鸟轮流孵卵,孵卵期约1个月。雏鸟夏天长大后随双亲游荡,秋天南迁越冬。在江苏省盐城自然保护区越冬的灰鹤,最多一年达1100多只。
繁殖于新疆、内蒙古;越冬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迁徙时广泛见于内陆湿地(如中国南部和印度支那半岛。
相关文献
灰鹤是人们认识较早的一种鹤。古籍《古今注》载:“鹤千岁则变苍,子二千岁则变黑,所谓元鹤也”。《三才图会》载:“雷山有元鹤者,粹黑如漆,共寿满三百六十岁,则纯黑。五者,有音乐之节则至,昔黄帝习乐于昆化山,有元鹤飞翔。”这些记载把这种鸟神化了。在欧洲,《圣经》中就已提到灰鹤;在埃及的庙堂和史前洞穴壁画上,也有这种鹤的形象。生活在公元前384-322年的亚里士多德曾对灰鹤的迁徙、休息、交尾、孵化等都进行了精确的记载。
白枕鹤:
特征

大型涉禽。全长约140厘米。体羽多为蓝灰色。额及脸部皮肤裸露为赤红色;耳区有一簇黑色羽;头顶、颏、喉及后颈为白色,喉部白色羽毛部分,其宽度向下变窄,呈“V”字形。外侧飞羽灰色,内侧飞羽白色;前颈、下体、尾羽灰黑色。嘴黄绿色。脚暗红色。
白枕鹤是一种体型略小于丹顶鹤的优美的鹤。体羽蓝灰色,腹部较深,背部较浅,脸颊两侧红色,繁殖期尤为鲜艳;头和颈的后部及上背是白色的。前额、头顶前部、眼先和头侧眼周皮肤裸出、鲜红色,其上着生稀疏的黑色绒毛状羽;耳羽烟灰色;头顶后部、枕、后颈、颈侧和前颈上部、颏和喉白色;颈侧和前颈下部及下体暗石板灰色;上体石板灰色;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暗石板灰色;尾羽暗灰色,末端具宽的黑色横斑;翅初级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羽干纹;次级飞羽亦为褐色,基部白色;三级飞羽淡灰白色,延长成弓状;翅上覆羽灰白色,初级覆羽黑色,末端白色。雌雄相似。虹膜暗褐色,嘴黄绿色,脚红色。
习性
白枕鹤栖息于开阔平原芦苇沼泽和水草沼泽地带,也栖息于开阔的河流及湖泊岸边、邻近的沼泽草地。有时亦出现于农田和林地。 主要以植物种子、草根、嫩叶、嫩芽、谷粒、鱼、蛙、蜥蜴、蝌蚪、虾、软体动物和昆虫等为食。取食时主要用喙啄食,或用喙先拨开表层土壤,然后啄食埋藏在下面的种子和根茎,边走边啄食。白天多数时间用于觅食,非常警觉,通常在啄食几次后就抬头观望四周,一有惊扰,则立刻避开或飞走。
殖期5-7月。一雌一雄制,3月末到达繁殖地时即多成对或成家族群活动,雄鸟不时表现出求偶行为。求偶时雄鸟在雌鸟身边兴奋地来回奔走和跳跃,两翅半张或完全张开,并伴随着’kou-kou-kou’的高声鸣叫。雌鸟若接受雄鸟的求爱,则跟着对鸣和起舞,然后雌鸟展开双翅,身体下蹲,雄鸟即跳到雌鸟背上进行交尾;若雌鸟对雄鸟的求偶表现冷淡或走开,雄鸟即停止求偶表演。营巢于芦苇沼泽或水草沼泽中,水深10-30cm,有时可达80cm。由雌雄亲鸟共同营巢,以雌鸟为主。巢呈浅盘状,主要由枯芦三棱草、苔草、莎草和芦苇花、叶构成。巢的大小为直径80-120cm,巢露出水面高度为7-16cm。领域性极强,雌雄鸟通过在巢域内的鸣叫、巡飞和追逐飞行等方式来表示对巢域的占有和保卫。领域大小为4. 5-6. 5km2,巢间距平均为2683m。最早于4月上旬开始产卵,一直持续到5月下旬,年产1窝,每窝产卵2枚。卵为随圆形,灰色或淡紫色、密布紫褐色斑点,尤其以钝端较著。卵的大小为90-98mm × 56-63mm,平均92. 9mm × 60. 9mm,重150-205g,平均167g。产出第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由雌雄亲鸟共同承担,以雌鸟为主。孵卵时另一鸟多在巢附近一边觅食一边警戒,孵卵的亲鸟亦甚警觉,常常伸头观望,稍有惊动,便悄悄地从巢上下来,在走到离巢50m以外之后才突然起飞,使人难于找到巢。通常飞到离巢300m以外的较高处窥视,待入侵者离开后才又飞回巢中孵卵,孵卵期29-30天。雏鸟早成性,孵出的当日即能站立和行走。
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多成家族群或小群活动,偶尔也见单独活动的,迁徙和越冬期间则多由数个或10多个家庭群组成的大群活动。行动机警,很远见人就飞,起飞时先在地面快跑几步,然后腾空而起,飞至一定高度时,颈和脚分别向前后伸直,两翅扇动有力,飞行轻快。
分布范围
这种鹤的繁殖区在我国北方和西伯利亚东南风南部。我国白枕鹤多在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繁殖,与丹顶鹤的繁殖区几乎重叠。这两种在同一地区繁殖的鹤相互之间和睦相处,没有侵犯行为。白枕鹤的分布区比丹顶鹤更进一步向西扩展到蒙古东部的干旱草原地带。
每年3月,白枕鹤从南方飞回繁殖地,以家庭形式成小群活动在将要营巢的地区,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在产卵前三四小时筑起浅盘状简陋的巢,每窝产三枚灰白色带有棕褐色斑点的卵,孵化期间亲鸟表现不活泼,食欲下降,但警觉性高,每隔1小时左右翻卵一至二分钟。白枕鹤的孵化期29-30天。雏鹤出壳前卵内发出“唧、唧”的叫声。从凿孔到出壳有十四、五个小时,雏鹤3小时就能蹒跚行动,8小时后即能进食。
每年10月白枕鹤南迁,在长江下游的湿地以及福建、台湾越冬,也有的到日本南部的和泉市附近越冬。属于国家II级保护动物。
白头鹤:
俗名:锅鹤 玄鹤 修女鹤

地理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越冬,到东北乌苏里江流域繁殖。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 一级
分布范围:
繁殖于西伯利亚北部及中国东北;在日本南部及中国东部越冬。
形态特征
属于大型涉禽,它体型娇小,性情温雅,机警胆小,不易驯养。高1米左右, 体重约3.5公斤,体长约90厘米。它除了额和两眼前方有较密集的黑色刚毛,从头到颈是雪白的柔毛外,其余部分体羽都是石板灰色。
生活习性
栖息于河口、湖泊及沼泽湿地,食鱼类、甲壳类、多足类、软体动物、昆虫以及小麦、莎草科植物等。4月份开始繁殖,筑巢于沼泽湿地。每窝产卵二枚。孵卵期约30天,幼鹤80天后具飞翔能力。
种群现状
野生数量7000多只,已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是我国一类保护动物。
繁殖习性
白头鹤在苏联西伯利亚的维柳伊河流域及乌苏里江流域的比金河一带繁殖。据文献记载,有少量的白头鹤在我国满洲里一带和松花江流域繁殖,主要在我国长江下游各省和日本越冬,迁徙时经向海、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朝鲜半岛。
白头鹤在广阔的生满苔藓的沼泽地营巢,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产卵,6月初孵化,白头鹤在求偶时,其配偶仪式为婚舞与对唱。雄鹤叫声为两声一度,雌鹤为一长一短。在对唱时张开三级飞羽,头颈反复伸长,这种鹤每巢产两枚卵。孵化主要由雌鹤担任,雄鹤只在早晚替雌鹤孵40分钟至1小时。5月下旬小鹤相续孵出,叨壳经24小时,雏鹤重85-93.5克,孵出3天雏鹤可离巢30米活动,雄鹤带一只散步,雌鹤照看巢内的另一只。第五天两只雏鹤可跟双亲离巢走250米,第7天能在6平方公里范围内觅食。8月下旬到9月底离开繁殖地南迁。
白头鹤在繁殖地吃大量的山酸果蔓,特别是沼泽中的一种植物越桔,对白鹤胃检还有蚊的幼虫和绒状水生植物。夏天还吃昆虫、蛙和鲵,但主食物仍为植物性食物。在越冬地主要吃稻、小麦、大麦等谷物,也吃软体动物和昆虫。白头鹤有时与灰鹤在同一地区营巢,又共同迁徙,尽管有生态隔离现象,仍可见到杂交。在日本出水市白头鹤越冬地,1965年看到1只雄性灰鹤和1只雌性白头鹤杂交,据1968-1975年连续8年的观察,它们已有7批杂交后代。
天鹅:
天鹅是最大的水禽。

天鹅体形优美,具长颈,体坚实,脚大,在水中滑行时神态庄重,飞翔时长颈前伸,徐缓地搧动双翅。迁飞时在高空组成斜线或「V」字形队列前进。其他水禽无论在水中或空中行动均不如天鹅快速。
天鹅以头钻入浅水中觅食水生植物。游泳或站立时,疣鼻天鹅和黑天鹅往往把一只脚放在背後。天鹅雌雄两性相似。能从气管发出不同的声音。有些种类的气管在胸骨内呈襻状。甚至称为哑天鹅的疣鼻天鹅,也常嘶嘶地叫,或发出柔和的鼾声或尖锐的呼噜声。除繁殖期外,天鹅成群地生活。它们结成终生配偶。求偶行为包括以喙相碰或以头相靠。由雌天鹅孵卵,平均每窝产卵6枚,卵苍白色不具斑纹。雄性在巢附近警戒;有些种类雄性亦替换孵卵。在击退敌手後,天鹅像大雁那样发出胜利的欢叫声。幼雏颈短,绒毛稠密;出壳几小时後的幼雏即能跑和游泳,但双亲仍精心照料数月;有些种类的幼雏可伏在母亲的背上。
未成年鸟羽毛灰色或褐色具杂纹直至满两岁以上。第三年或第四年才达性成熟。在自然界中,天鹅能活20年 可活50年以上。 天鹅属有7∼8种。
生活环境
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每年三四月间,它们大群地从南方飞向北方,在我国北部边疆省份产卵繁殖。雌天鹅都是在每年的五月间产下二三枚卵,然后雌鹅孵卵,雄鹅守卫在身旁,一刻也不离开。一过十月份,它们就会结队南迁。在南方气候较温暖的地方越冬,养息。
生活习性
天鹅保持着一种稀有的“终身伴侣制”不论是取食或休息都成双成对。雌天鹅在产卵时,雄天鹅在旁边守卫着,遇到敌害时,它拍打翅膀上前迎敌,勇敢的与对方搏斗。它们不仅在繁殖期彼此互相帮助,平时也是成双成对,如果一只死亡,另一只也确能为之“守节”,终生单独生活。
生长繁殖
每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北迁,5至6月进行繁殖,巢多置于干燥地面上或浅滩上的芦苇丛间,每窝产卵4-7枚。
天鹅文化
在北半球分布的四种白色的天鹅很早就被人们所认识,由于天鹅的羽色洁白,体态优美,叫声动人,行为忠诚,在[[欧亚大陆]]发展的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不约而同地把白色的天鹅作为纯洁、忠诚、高贵的象征。中国古代称天鹅为鹄、鸿、鹤、鸿鹄、白鸿鹤、黄鹄、黄鹤等,许多地名中仍包含了这些词汇,比如雁门关、鹄岭、鹄泽,黄鹤楼等,至今有些地方依旧是天鹅等雁形目鸟迁徙的重要通道。《诗经》中有“白鸟洁白肥泽”的记载,至今日 。天鹅一词最早出现于唐朝李商隐的诗句“拔弦警火凤,交扇拂天鹅”。日本是天鹅的越冬地之一,日语中天鹅的古名约有20多个,有的如“鸿”“鹄”等是由中国传入,有的则是天鹅栖息的地区的名字,还有的用的是天鹅鸣叫的拟声词,有的是对天鹅形态的描述。在日本有关天鹅的故事很多,它们被认为是天的使者,是“神鸟”。
古希腊对于天鹅的记述很多,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就论述了天鹅的习性和行为,还有天鹅形态解剖的记载。《希腊鸟谱》一书 中对于天鹅临终的鸣叫有着动人的描述,西方文化中,将文人的临终绝笔称之为“天鹅绝唱”(swan song)正来源于此。在英国,卓越的诗人或歌手可以与天鹅作比,例如莎士比亚的雅号正是“艾冯的天鹅”。西方的音乐和文学作品中也有天鹅的形象,圣桑的《天鹅之死》、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中都有天鹅高贵、圣洁的形象,安徒生用天鹅羽色的变化演绎了一篇动人的《丑小鸭》。星空中的星座也有天鹅的身影(天鹅座),那是希腊神话中[[宙斯]]的化身,许多艺术家都以莱达与天鹅为题材创作了传世的美术作品。世界各地以天鹅命名的地名更是数不胜数,姓氏中的Swan也是来源于这种美丽而洁白的鸟。
白鹤:
形态:

大型涉禽,(135厘米)体羽除小翼羽、初级覆羽和初级飞羽为黑色外,为纯白色的白色鹤。嘴橘黄,脸上裸皮猩红,腿粉红。飞行时黑色的初级飞羽明显。幼鸟金棕色。 虹膜-黄色;嘴-橘黄;脚-粉红。 叫声:飞行时发出欢快、轻柔、悦耳的koonk koonk声。
分布
分布范围:繁殖于俄罗斯的东南部及西伯利亚,越冬在伊朗、印度西北部及中国东部。 分布状况:迁徙经由中国东北,冬季有2000多只聚于鄱阳湖及长江流域的湖泊越冬。我国鄱阳湖自然保护区为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近年来已发现来这里的白鹤有2896只之多,占全球白鹤总数的98%以上。鄱阳湖成了举世瞩目的白鹤王国。
习性
白鹤栖息于芦苇沼泽湿地,是湿地保护的重要物种,属于我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水生植物根、茎为食,也吃少量的蚌、鱼、螺等。飞行时头颈前伸,两腿后伸,鸣叫声清脆响亮,发音时能引起强烈的共呜,声音可以传到3~5千米以外。
白鹤是候鸟,到秋天和春天时集成大群迁徙。这也给白鹤的生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白鹤迁徙飞行时排成"一"字形或"V"字形。迁移时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就是体内脂肪。所以它们要在迁徙前吃饱喝足,不过这还是不够。在食物资源丰富的中途站,白鹤短短几天就可以让体重增加一倍,这种觅食效率是很惊人的。
白鹤在休息时,不是始终用同一只脚,而是右脚站了一会儿,就换上左脚,用两只脚交替着站,以免疲劳。这样可以轮流放松。同时,用一脚站着,可以望得更远,以警惕敌害的突然袭击。如果在睡觉时敌害来了,马上就可以逃跑,要飞走,也比爬起来以后再飞快多了。而当它们站在湖塘中水较深的地方,或是低着头找食的时候,从来也不用一只脚站立,而必须两脚都着地,这样才可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当然,在孵化后代期间,它们也和别的鸟一样,乖乖地把身子蹲下来。
繁殖
每年6~8月份在内蒙古、黑龙江繁殖,到了冬天就经过长途跋涉到长江中下游过冬。营巢于沼泽地土丘或水中小岛上。每窝产卵2枚。雌雄轮流孵卵,孵卵期约30天。幼鹤85天后才有飞翔能力。在这85天里小白鹤是非常危险的。寿命约50~60年。
<向 海 放 歌><春 之 声>--扬眉
早春,我驱车来到了向海,

这里是科而沁大草上的明珠,
八百里翰海中的水泊湿地,
也是候鸟们栖息的圣地,
更是我心驰神往的天国。
在这里几代的林业工作者们,
滴淌过辛勤的汗水,
留下了青春的足迹,
留下了对党的忠诚,
留下了对事业的挚爱,
在艰苦的岁月里保护了大自然的遗迹,
给后人留下了可以放飞心灵的国度。
带着丝丝寒意的春风,
将我的头发拂起,
又撩起了我的风衣。
路旁的枯草刚刚吐出嫩黄的叶芽,
远方的草地还在烟霭中凄迷。
涌动的空气蔚蓝到天的尽头,
浩瀚中闲凫着雪白的云朵,
投下细碎的光影。
斑驳的水洼星罗棋布,
犹如天神正下的棋局;
凌乱的河道参差不齐,
亦如御驾碾过的痕迹。
水面荡着清幽的波痕,
岸边的草丛下还留着晶莹的冰凌。
水中游着漆黑的鲫鲤,
堤上的缓坡处尚残着白细的碱茬。
我踯躅在水渠的渠埂,
寻找着春的脚步,
是那刚刚返青的红柳的长枝;
我徘徊在沙丘的丘陵,
寻觅着春的气息,
是那素素泛黄的沙棘的荆刺;
我阔步在苇塘的芦荡,
探求着春的芳容,
是那隐隐现青的芦苇的茬口。
哦,我渴望的春天呦,
还在这八百里翰海清冷的风中;
哦,我盼望的春天呦,
还在那‘布谷’鸣叫的鸟语里…
当我挥车驶离向海的时候,
正是艳阳高照的天气。
曛曛的地气将空气颤抖,
暖融融地亲昵着我的单衣。
蒲公英的花朵开满了这的沟沟渠渠,
黄黄的笑脸在一起欢乐的相聚。
靛蓝的钢笔水花点缀在绿草的烟霾里,
在空气中颤抖几许。
辽阔的水面微波皱聚,
把蓝天和白云荡在水中挥洒写意,
逡染出幅幅苗岭的裙衣。
柳枝已吐出绒绒的芽苞,
柔柔的手臂抚摸着流着星光的水渠,
一直伸延到天际。
新疆的银扬树已周身翠绿,
正捻出轻柔的绵絮,
向远方飞去。
燕子嗖嗖地滑过枝头,
响亮地在空中呢喃春的序曲,
而我期盼的鹤鸟呦,
还没有飞临…<夏 之 情 >--扬眉
初夏的凌晨,
我从通榆出发步行去向海,
为的是不惊扰热恋中的鸟儿们,
也能够静静地体味那一方云水梦泽的天地。
含着晨露的青草溻湿了我的裤角,
蜿蜒起伏的道路伸延到了星光斑斓的天际,
渐渐地可以听到空中传来嘎嘎的叫声,
那是性情躁动的野鸭飞到远处去觅食。
常言道:千年的草耔,百年的鱼耔。
生命所具有的顽强生存能力,
造就了科尔沁大草原上的芳草泽国。
这里有东北特有的碱性土壤,
锁住了地面雨水的渗漏。
霍林河、额木太河、洮儿河穿梭流过,
在起伏的丘陵中囤留了片片的水泊,
犹如镶嵌在草原上的明珠。
土丘、高岗交替错落,
上面生长着低矮茂密的榆树林、红柳丛和沙棘灌。
水洼中游动着鲫鱼、鲤鱼、鲢鱼、草鱼,
还有密集的小河虾。
丰富的水生物资源,
为鸟禽提供了良好的饵料。
而大面积的芦苇、树丛、荆棘,
又为鸟儿们的繁殖提供了隐蔽的新房。
天边的探出了一腮红晕,
天空就胭开了几许丹霞,
我向那霞光焰焰处奔去,
辽阔的云水之间竟飘起了数数的小帆,
曳曳地滑过坠着残星的树灌,
姗姗地融入幽蓝的水湾。
这是头上长有浓艳朱砂的鹤,
修长的身躯推开星光斑斓的水面,
把尖尖的长榫楔入淤积的泥潭,
啄出闪耀鳞光的鱼儿。
哦,丹顶鹤,
这就是我心驰的美少男,
这就是我神往的亮倩女。
一身洁白蓬松的羽衣,
双双的行影相依步履。
太阳高高地升起,
把起伏跌荡的丘峦图绿。
黄花草一丛丛地扎在池洼,
翠绿的蝈蜾在上面把悠长的情歌来拉。
远方不时地踱过悠闲的伴侣,
相互缠绕着脖颈把羽毛梳理。
情浓处那男孩高傲地跃起,
伸展开长翅引颈高歌:嗝--嗝--
把清亮的呼鸣声向四周播去,
是在对同胞郑重地宣布:
她,就是我的唯一。
那女孩在下翩翩地旋舞,
羞嗒地回应:嗝啊--嗝啊--
吐露着甜美的心绪…
白枕鹤的羽翅是蓝灰的色调,
只有头颈是白色的,
红着脸颊忙碌地追逐着心仪的伴侣,
它们呀仅在产卵前,
才匆匆地筑起简陋的巢穴,
来生儿育女。
白头鹤的额头长有密集红色毛羽,
身躯却都是灰白色调,
喜爱在广阔的水面游戏,
在生满苔藓的沼泽里营建穴居。
白鹤硕大的头部和颈部,
都是纯白无暇的,
显示出它高傲和豁达的情趣。
嘴部尖长的皮肤裸露为赤红色,
羽翼上面是蓝灰的色调,
里面的袄却是一团簇新的雪衣。
天鹅喜欢嬉戏于水滨,
是和人类最亲近的鸟禽,
月白色的身躯,
长着橙色的喙。
它在水中滑行时的神态庄重大气,
时不时地将头颈插入浅水中觅食。
飞翔时颈项前探徐徐缓满地扇动着双翼。
它喜欢在沼泽深处栖居,
巢穴简陋但很干地。
每窝仅产卵二枚,
蛋体棕色或红褐色。
它的飞行耐力是禽类中最强的.
古人叫它鹄、鸿、鹤、鸿鹄、白鸿鹤、黄鹄、黄鹤,
《诗经》中有“白鸟洁白肥泽”的记载。
李商隐写过:“拔弦警火凤,交扇拂天鹅”,
算来是第一个给它起名的人了。
灰鹤也叫千岁鹤,
雄雌鹤并排站立发出喧嚣的吵闹声。
穿着灰色的细绒衣,
头顶裸皮为朱红色,
留有稀疏幽黑短羽,
两颊至颈侧灰白色,
飞翔起来翅膀弯曲成弓状,
算是鹤类家族中的大型躯体。
〈古今注〉上说道:
“鹤千岁则变苍,子二千岁则变黑,所谓元鹤也”。
可见也是先人笔下的尤物了。
雁、鹭、鸥陆续结队而来,
寻觅着自己栖息的场所,
到处是喧闹的鸣声叫啼,
到处是衔草拾棍的忙碌鸟影,
争相在沼泽湿地中营巢产卵栖息。
这里是鸟类的天堂,
这里是鹤类的国度,
这里的每一只鸟都是飞翔的天使,
这里的每一只鹤都是自由的菩提,
无拘无束自由地放飞着心身宣泄着情意。
我真想变成一只白鹤,
忘却心中所有的烦恼,
脱去遮体的外衣,
长出上一身毳毳绒羽,
融入绿草黄花的水乡里。
我真想化做一只丹鹤,
卸掉肩上所有的负担,
生出漂亮的羽翼,
自由追逐心仪的伴侣,
漫舞云水蒸腾的泽国中。
我真想成为一只天鹅,
抛弃生活所有的牵挂,
展开硕大的翅膀,
忘却所有的繁心乱意,
翱翔蓝天白云的苍穹间。
草原的夏季是酷热的,
酷热的叫人大汗淋漓,
就象拢在一个大蒸笼里。
强烈升腾的水汽,
引来了倾盆大雨,
把八百里的向海变成一片泽国天地。
耀眼的闪电撕开了黑云,
轰鸣的雷声把大地战栗。
我担忧地隔着玻璃向泽国深处望去,
天水烟云中一切都是那么凄迷。
当彩虹终于从东方架起,
我急急地跨出门向水雾中奔去,
只见水泽连天,
沟沟洼洼间都是波光粼粼,
芦苇也只露出半截的身躯,
而水面却到处浮动着毳毳的幼鹤,
绒嘟嘟眨着目光满眼新奇。
哦,是幼小的生命诞生了,
咯咯的童音烦躁了天上云絮,
使它们远远的飘去,
留下湛蓝湛蓝的天碧。
天鹅的幼雏短短的脖颈,
光亮的绒毛灰褐色有着杂乱的纹地,
看上去确实很有趣。
蹒跚的它们出壳才几小时,
就能在水面上游戏,
也有调皮地伏在父母的背上休憩。
西方的音乐和文学作品中,
就有很多关于天鹅方面的描叙:
童话大师安徒生用天鹅羽色的变化,
演绎了一篇动人的《丑小鸭》。
柴可夫斯基的舞剧《天鹅湖》,
刻画了天鹅高贵、圣洁的心地。
星座中的天鹅座那是宙斯的化身,
能把宇宙主宰分离。
在欧洲,诗人和歌手才能与天鹅作比,
莎士比亚的雅号就是“艾冯的天鹅”。
看来这天鹅呦,
可不是咱一国的文化及思绪。
大自然是纯净的,
这些鹤鸟们就是大自然的精灵,
不粘有人类半点气息。
就这么自由的生存,
就这么自由的繁衍,
就这么自由的嬉戏。
我们真的很累了,
人类加速前行的脚步,
把我们禁锢在钢筋混凝土的建筑间,
把我们锁闭在机械电子束的运动中,
把我们喂食在化学农药品的制剂里...
若是人类都能停留在刀耕斧做的时代,
我看未尝不是很惬意。
哦,自由的精灵放飞在天际,
这才是我们人类追求的梦迹,
哦,无虑的心身游荡在泽国,
这才是我们人类超然的心地…<秋 之 韵>--扬眉
金风骤起天高气爽,

蔚蓝的天空漂浮起轻盈的白云,
俯瞰着辽阔的草原和草原上的水泊,
投下了稀疏斑驳的倩影。
那风吹黄了青青的牧草,
那风吹皱了碧蓝的水洼,
那风吹散了漫天的阴云。
吹的修长的高粱羞红了头;
吹的粗壮的玉米裂开了嘴;
吹的饱满的黄豆嗤裂了牙;
吹的丰满的葵花笑皱了额。
这里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昼夜温差悬殊。
昨日还酷暑难耐汗流夹背,
一立秋就顿觉清风送爽,
潮湿粘漉的水气尽收无余。
飒爽的秋风中浮起了朵朵莆絮,
贴在脸上似女孩的吻,
酥酥痒痒的使人心神荡漾,
我知道我遇上了秋雪,
向海的奇景---苇海飞雪。
滚滚的苇浪翻腾,
一浪接着一浪地把水岸拍打。
喧喧的苇花升腾,
一波接着一波地把棉絮挥洒。
越向前行这雪絮就越浓,
漫天漫地的把湛蓝的天遮蔽。
在这漫舞的飞絮中,
时时滑过弯弯的弓影,
射出红色的箭枭,
似乎要穿透这密实的大幔。
苇根下蹒跚着仄仄的幼鸟,
苇塘里泅俘着毳毳的羽毛,
正抓紧着大好的时光争相进食,
蓄积着腾飞的能量。
一阵寒流袭来,
带来了淅沥的秋雨,
也洗刷了粘稠的天地,
焕发出了清新空旷的世界。
天是湛蓝的,
蓝的没有一丝的云絮,
似乎是一枚完整的海兰宝石;
水是澄清的,
清的没有一点的杂质,
似乎是一簇纯净的灰色水晶;
苇是金黄的,
黄的没有一纰的瑕疵,
似乎是一块巨大的纯色金条。
八百里的向海呀,
这时才是你最丰腴的时刻,
犹如仪态端庄的少妇;
一千顷的水泊呀,
这时才是你最神韵的时节,
有如风姿典雅的媚娘。
我牵着你的手徜徉在金黄的草地,
蒿草蓬松看那丹鹤翩翩起舞,
爱意绵绵;
我拢着你的肩游弋在灰亮的水洼,
鱼虾穿梭瞧那鸥鹭双双成对,
情意深深;
我靠着你的胸栖息在爽净的天空,
高深悠远望那鹅雁影影成行,
自由翱翔。
这才是大自然所拥有的自由,
这才是我们人类所想往的境地。<冬 之 魂>--扬眉
初冬的夜晚,
贝加尔湖的寒流裹着蒙古大漠的黑云,
从小兴安岭的山口呼啸地奔来,
暴虐地袭扰着科尔沁草原。
湿漉漉的雪粒带着冷冷的寒意,
粘满了这的柳条榆丛,
糊住了这的丘陵土坎,
覆盖了这的沟沟水渠,
把昔日金波荡漾的水泊,
嵌上了厚重的银环,
朗朗地晖映在雪海荒原。
往日喧嚣的集市已悄然无语,
鹤鸟们都在忙碌地啄食积攒着体力,
间或有几只伸展开羽翼,
也只是活动下绷紧的筋骨。
飞雪一场紧一场的下,
气温一度寒一度的降。
树叶脱去了金黄的色彩,
在犀利的寒风中漫天地飞扬;
芦苇折断了坚挺的芦杆,
在呼啸的寒流间成片地倒伏;
大地剥去了华丽的衣装,
在狂暴的寒潮里无奈地龟裂。
湖泊的冰面渐渐地缩小,
最后终于结成了晶莹的冰膜,
鹤鸟们只能踏裂冰晶嘬取泛着青光的鱼,
却都迟迟不肯向南飞去。
这时候最活跃的要数草原上的锦鸡,
拖着长长的凤尾成群结队地东飞西舞,
穿梭在茂密的沙棘荆棘中,
寻找着黄色的浆果。
这时候最忙碌的要数草丛中的百灵,
穿着灰黑的衣衫结帮唱影地东游西逛,
扑烁在斑驳的田埂池沟里,
刨食着残留的谷物。
终于有一天漫天鹅毛的大雪覆盖了向海,
把这草原上的明珠变成了银装素裹的世界。
鹤鸟们还在悠闲地踱着方步,
迟迟没有南飞的迹象。
我打电话焦急地询问着家父,
他告诉我:
在等风。
在等风?
那一日我站在突兀雪岗上,
望着在呼啸的西北大风中振翅腾起,
凭借风力高高滑翔在天际的鹤鸟们顿有所悟。
于是我大挥手臂高声呼道:
鹤兮、鹤兮、早早归来兮,
它乡不可久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