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庠镇
乡镇简介贤庠镇位于象山县最北端,北濒象山港,与宁波隔港相望,是建设中的象山港大桥连接线高速公路出口处,离宁波市区40公里,南距县城15公里,是象山县北部重镇。镇区域面积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万余亩,其中水田1.9万亩,旱地0.15万亩,山林4.6万亩,海岸线12公里,浅海滩涂2.5万亩。辖31个行政村,共9318户,人口30467人。2006年,全镇农业总产值达1.26亿元,农渔民人均收入达6059元,比2001年净增1659元。粮食生产得到稳定增长,水稻复种面积达2余万亩,果蔬种植达3100亩,林果业种植达1.2万亩,海淡水养殖达6500亩。
邮编:315701 拼音:Xián Xiáng Zhèn
面积66平方千米,人口3.08万人。辖1个居民区、28个行政村:贤庠;贤庠、官司塘、小蔚庄、盐厂、西山下、碶头陈、章家墩、着衣亭、沈家洋、珠山岙、珠溪、蒲门、青莱、木瓜、程家屿、常乐、乌屿山、新丰、下庄、山厂、俞公岙、岑晁、民洋、东风、中溪、塘花园、溪沿、海墩。镇政府驻贤庠村(镇政府驻泰和路75号)。[1]
经济建设贤庠镇位于象山县最北端,北濒象山港,与宁波隔港相望,离宁波市区40公里。南与大徐相接,距县城15公里,是象山县北部重镇。镇区域面积66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人口3.5万。拥有耕地2.5万亩,山林4.6万亩,海岸线12公里,浅海滩涂2.5万亩。2003年全镇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2.38亿元,农业总产值1.44亿元,农渔民人均收入4718元。
紧紧围绕“双增”目标,营造了沿盛宁线高效农业示范带,沿象山港海岸线蓝色水产养殖带,沿章蒲线绿色经济林带,全镇海淡水养殖面积达9500亩,经济林面积达18000亩,其中杨梅1万余亩。初步形成了以永成酒业、义超茶业、象山港引种育种等农业龙头企业为主,以农产品加工带动规模农业发展的框架。
积极实施“以工强镇”的战略,设立象山港口工业小区,以小区为平台,狠抓招商引资工作,落户企业已有29家,积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加大技改投入,打造企业“筋骨”,壮大企业实力,培育了以机模、印染、酿造等为支持的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了一批规模型、科技型、实力型企业,落户该镇的企业已达111家之多,逐步使贤庠由一个传统农业大镇发展成为新兴的工业中心镇。[2]
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充分依托义超茶叶、永成酒业、长江酿造、能大食品、宏森源等一批龙头企业,加大农产品开发力度,推进已具有一定规模的柑桔、杨梅、蔬菜、茶叶、珍珠、池塘精养产业的壮大,充分利用高标准养殖塘,提高农产品的规模和生产水平。至06年年底共发展杨梅、柑桔等经济林5100亩,发展经济类作物2500亩,建成海水养殖、水稻、杨梅、出口蔬菜4个无公害基地,初步形成沿山、沿港、平原产业带。全镇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家,其中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县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酒醋茶产业打下坚实的根基。
农业基础农业基础不断强化。围绕结构调整,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五年来,投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757万元,累计开工水利项目364个,共建标准化农田7200亩,占总耕地面积30%,维修加固病险水库27座,建泵站10个,清淤河道67公里,清淤土方23万方,整治河道17公里。多次荣获大禹杯奖。
为农服务不断深化。充分发挥农民信箱、贤庠农讯等载体,加强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服务和技术指导工作。累计农民信箱注册用户845户,编发《贤庠农讯》15期,组建半岛水果合作社、乌屿山柑桔合作社、溪沿农机合作社、珍珠协会等组织,并利用镇成校、远程教育等网络阵地,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采取多层次、多途径、多形式的农业技术培训,计划年培训农民1000人次。按照“富农民就要减农民、转农民”的思路,提高农民致富和就业能力,引导农民多向择业、自主创业,拓宽农民就业门路,增加农民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