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彝族乡
乡情概况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团结彝族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石门38千米。与永平、漾濞、洱源三县接壤,国土面积为302平方千米,辖5个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87个,自然村105个,总户数2777户(其中农业户2444户),总人口10502人,其中农业人口9991人,有彝、白、汉、苗等10多个民族,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是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乡。[1][2]

地理概况团结彝族乡位于云龙县城东部,关坪河流域,1989年成立彝族乡,云龙县通往州府的黄金公路从乡内横穿而过,被誉为云龙县东大门,距县城38km,州府100km,东靠洱源县西山乡,南与漾濞县富恒乡毗邻,西壤永平县北斗乡和云龙县宝丰乡,北接云龙县关坪乡,全乡国土面积302平方公里。地处东经98°52′—99°46′,北纬25°28′—26°23′之间,辖新宅、团结、河南、河东、丰收五个村委会,大村、麻七等88个自然村和村民小组。全乡地势属高山丘陵地状,最高海拔3114m(龙塘山),最低海拔1820m(窑底),东西横距50km。南北纵距46km;乡内有五河四箐,属冷凉地区,年平均气温12℃—18℃之间,霜期一般为100—120天,最热月平均气温25℃。最冷月平均气温9℃,年均降雨量840mm。[3]
自然资源团结乡资源丰富。山林总面积40万亩,木材蓄积量135万立方米。天然宜牧草场95000多亩,是发展畜牧业的一大天然优势。山货土特产品种繁多,资源蕴藏量较为丰富,有待开发利用。[1]
基础建设1988年成立民族乡以来,该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了公路交通、农田水利、能源、集镇建设等项目的力度,乡村面貌有显著的发展变化。[1]
经济发展2008年,狠抓支农惠农政策的落实,不断做大做强富民产业。一是稳定粮食生产,该乡农作物总播种面积达3.13万亩,粮食总产491万公斤,人均占有粮483公斤。二是壮大泡核桃产业,以千亩丰产核桃示范园和核桃种植重点户为龙头,切实加大泡核桃基地建设力度,该乡核桃面积达5.7万亩,产量达700多吨,产值1400多万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收入达1000多元,该乡上下形成了“户户讲核桃,家家种核桃,人人管核桃”的良好局面。三是发展畜牧业,做好饲草饲料开发,加强畜牧业科学化、专业化、标准化管理,使大小牲畜存栏出栏大幅增加,畜牧业收入379万元。四是巩固提升烤烟产业,产量达7500担,烟农销售收入达665万元,实现烟叶税125万元。五是加速茶叶生产,该乡生态茶园达5769亩,产值达25万元。全乡立体农业格局基本形成。该乡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309万元,比上年增长20.8%;财政收入173.5万元,比上年增长47.3%;农民人均纯收入1712元,比上年增长13.9%。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