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豫剧三团
剧团简介

河南省豫剧三团,始建于1952年8月,其前身为河南省歌剧团,1956年3月正式定名为河南省豫剧三团。现有在职职工100人,离退休职工67人,全团共有一级演员职称29人,二级职称34人,三级职称46人;获中国戏剧“梅花奖”5人,获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奖5人。班子成员4人,下设3个队、4个科室,中层干部12人,党员52人。
剧团发展五十多年来,河南省豫剧三团在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指导下,在上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界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紧扣时代脉搏,勤奋耕耘不辍,以表现当代生活为己任,经过几代文艺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对旧的“河南梆子”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进行了全面改革创新,创造了一个新的豫剧艺术流派,为豫剧艺术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先后排演了《小二黑结婚》、《刘胡兰》、《朝阳沟》、《香魂女》、《村官李天成》、《风雨故园》、《悠悠我心》、《谢延信》等200多部表现新时代新人物新形象的现代戏曲剧目,曾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曾庆红、李长春等中央领导亲切接见,多次获文华新剧目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特别是近几年,《香魂女》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村官李天成》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初选剧目,均实现我省在这些奖项上零的突破,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被中宣部、文化部誉为全国编演现代戏的一面旗帜,成为河南文化届在全国叫得响的品牌。
演员风采马兰马兰,河南省豫剧三团一级演员,女,汉族,河南商丘人 1960年元月出生于河南洛阳,父母均为医生。 1974年河南省艺术学校,因其嗓音天生浑厚大方,身材匀称,可塑性强,受到了著名表演艺术家,戏校校长常香玉的关注和培养,在校期间就主演了豫剧[红灯照]饰大师姐,[海港]---方海珍。
1980年毕业分配到河南省洛阳市豫剧团,在著名表演艺术家马金风先生的指导下,主演了马派代表剧目:
[穆桂英挂帅]---穆桂英,
[
花打朝]---七奶奶,
[对花枪]---姜桂枝,
还主演了[桃花庵]--窦氏,
[帝成春]---公主
还拍摄了电影戏曲片
[洛阳桥]---花母汪荃珍汪荃珍,河南省豫剧三团演员,生于1963年,12岁考入河南省戏校,1981年毕业后入河南省实验豫剧团,1983年调入河南省豫剧一团,1989年调省豫剧三团。
汪荃珍扮相俊俏秀丽,表演含蓄沉稳,演唱甜美圆润。
擅演剧目:《抬花轿》、《香囊记》、《儿大不由爹》、《香魂女》等
所获奖项:1982年河南省首届戏曲青年演员汇演一等奖;
1988年首届全国豫剧电视大奖赛最佳演员奖;
1991年全国现代戏观摩演出优秀演员奖;同年又获“梨园杯”全国豫剧演唱会金奖;
2000年主演的《香魂女》获第六届中国艺术节大奖;
2002年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贾文龙出生:1964年,农历甲辰年 ,祖籍河南林县。
1974的年从艺于林县豫剧团,1984年考入濮阳戏校,1987毕业分配到濮阳市豫剧团。
擅演剧目有《斩御史》、《能人百不成》、《万金有借牛》、《刘邦与萧何》、《村官李天成》等。
所获奖项:1993年全国地方戏曲交流演出一等奖: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1994文华表演奖;1995年第五届香玉杯艺术奖;2002年第二十届戏曲梅花奖等。
曾任濮阳市豫剧团团长兼党委书记,现调入河南省豫剧三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