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沙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0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大岗镇新沙村新沙村位于广州市番禺大岗镇。旧名新沙朗,清光绪年间围垦建村。原属一区蚝下乡,1953年划归灵山。地处镇之东南部,队与高沙村相连接壤外,东、南、西三面均为马克沥与蕉门水道所包围,东面隔海为鱼窝头镇之细沥、万洲等村。辖上、下横栏涌、四顷新围、西围仔、朗口下新围、沙尾新围、宙字涌口及海心沙等自然村。耕地面积6579亩,农业主种水稻、甘蔗、香(大)蕉。现有人口3442人,村民小组21个,村委驻新沙朗涌。土特产有虾春。

2、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新沙村新沙村位于石岐北20.6公里,黄圃镇政府东南1.7公里 ,与城区仅一河之隔,是一个城区结合的自然村,驻地安庆东街,下辖4个自然村,十九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4800亩,住户1171户,现有人口4477人,外来人口630人,大专、本科学历以上约45人,村内设有学校一至六年级共有12个班,现有学生 450 人,有卫生站、幼儿院、市场。

200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30多万元,比去年增长40多万元,同比增长20%。该村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动村民购买农村合作医疗,2005年该村参保合作医疗人数达4119人, 参保率达93%,2005年1月至11月报销住院人数240人,报销额达25多万元,其中报销达6000元的有8人,大大减轻村民的经济负担。新沙村荣获2005年度中山市黄圃镇稳定工作先进奖,荣获2005年度黄圃镇工会工作先进单位奖。新沙小学醒狮队荣获广东省2005年度第一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全统龙狮大赛一等奖,荣获中山市2006年贺新春全统邀请赛金奖[1]。

3、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县白蕉镇新沙村白蕉镇新沙村地处斗门与中山交界处,粤西沿海和江珠高速贯穿而过,村内河网纵横交错,村民依傍“一河两岸”而居,是典型的沙田水乡。全村总耕地面积4000亩,人口2323人,村民以水产养殖为主,养殖面积达到3500亩。近年来,新沙村党支部充分发挥地缘优势,抓住机遇,盘活资源,发展特色农业,在带领群众奔康致富的道路上勇担重责, 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3亿元,集体纯收入53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9505元,使新沙村从一条名不见经传的水乡农村发展成为远近闻名的亿元村。

新沙村远离城区,上世纪末村民仍保持着农耕小作的生活,住的是低矮的砖瓦房茅屋,种的是一亩三分的水稻,养的是几只鸡鸭家禽,一年四季过着紧巴巴的糊口日子。随着周边地区的高速发展,奔康致富的大环境使新沙村的班子躁动不安,贫穷落后的现实使村民对加快发展、改善生活产生了强烈愿望。

2000年,为了寻找新沙村的发展出路,村党支部带领党员、村民代表辗转中山、江门、顺德等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通过资源比较,地缘比较,大家一致认为新沙的发展条件并不比中山等地农村差,应发挥河网交错的水乡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村党支部综合大家的意见后,提出了“发展水产养殖主体产业,盘活资源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思路,得到了全村党员群众的一致支持[2]。

4、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柯渡镇新沙村该行政村隶属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柯渡镇,地处柯渡镇南边,距柯渡镇政府所在地8公里。东邻可郎,南邻猴街 西邻甸尾 ,北邻木核。辖沙庄、白牡丹、新村、落溏等7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33户,有乡村人口2560人,其中农业人口2560人,劳动力1077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897人。全村国土面积12.46平方公里,海拔 1856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681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烤烟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1807.7亩,人均耕地0.7 亩,林地11,071.35 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91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010.9元。该村不属于贫困村,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3]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