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瑾墓

【秋瑾墓】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杭州西湖孤山西泠桥畔。秋瑾因组织推翻清朝政府的武装起义失败,1907年7月15日被害于绍兴轩亭口,年仅31岁。遗体由同善堂暂葬绍兴卧龙山麓。后由其密友徐自华、吴芝瑛遵照秋瑾生前遗愿,移葬西泠桥畔。1908年因清政府逼迫,复迁绍兴。1909年迁至湖南夫家。辛亥革命成功后,迎柩回杭,在原址筑墓。1966年底墓毁,遗骨迁葬于西湖鸡笼山。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前夕,浙江省及杭州市人民政府在西泠桥南堍梅花屿头重建秋瑾墓,墓呈方形,用花岗岩砌成,高1.7米,正面嵌孙中山题字“巾帼英雄”石刻,背面为徐自华、吴芝瑛题书《鉴湖女侠秋瑾墓表》,两块碑石均为原墓被毁时收藏的原物。墓穴内秋瑾烈士遗骨骨殖坛中,置石砚一方,上刻“秋瑾墓一九八一年九月自鸡笼山迁西泠桥畔”。墓座上端为汉白玉雕秋瑾全身塑像,高2.7米。头梳髻,上穿大襟唐装,下着百褶散裙,左手按腰,右手按剑,眼望西湖,英姿飒爽。
墓地在西湖区西泠桥南堍。秋瑾(1875-1907)字王睿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山阴(今绍兴)人,曾留学日本。1905年先后加入光复会和同盟会。1907年在上海发刊《中国女报》,提倡女权,宣传革命。不久,回绍兴主持大通学堂,后与徐锡麟谋划两浙起义,失败被捕。同年7月15日就义于绍兴轩亭口,1912年安葬杭州西泠桥畔凤林寺前,1966年该墓迁至鸡笼山。1981年在今址重建。墓用花岗岩砌筑,为方形座,座高1.75米,正面嵌大理石,上刻孙中山题“巾帼英雄”。背面镶徐自华撰、吴芝瑛书墓表。两碑石皆为旧墓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