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边锣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高边锣,壮族、汉族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壮族地区最为盛行。

响铜制成,外形与潮州音乐和潮剧伴奏用的深坡相似。是一种锣面平坦无脐、锣边很宽、质 地厚重、锣体不刮光(呈现黑色)的较大型铜锣。规格大小不一,一般分为大、小两种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剧团乐队使用的高边锣为例,大高边锣,锣面直径46.5厘米 、锣边宽8厘米、锣壁厚0.45厘米;小高边锣,锣面直径32厘米、锣边宽4. 7厘米、锣壁厚0.2厘米。锣边一侧钻孔系绳。锣棰木制,以用坚硬的油茶木、番桃木(鸡果木)制作的为佳,棰头较大,外面不包绸布。

演奏时,左手提锣或将锣悬挂于木制锣架上,右手执棰敲击锣面中心。发音浑厚响亮,多使 用放音奏法,余音延续时间较长。在桂西壮族地区,多用于壮剧等地方戏曲和民间歌舞伴奏。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