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销烟池遗址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虎门销烟池遗址
销烟池遗址

虎门销烟池遗址

虎门销烟池遗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镇口村。1800年至1839年间,英国鸦片的大量输入,严重摧残了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使中华民族蒙受了深重的灾难。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会督文武大员在虎门镇口海滩上举行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当众销毁鸦片2,376,254斤,在世界禁毒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林则徐指挥在海滩高处开挖的两个销烟池,长、宽各46.5米,池底平铺石板,四周置桩栏板,池前开一涵洞池后通一水沟。把鸦片分批投入池内,采用盐卤水加石灰浸化办法使其分解销蚀,然后引水入池冲走。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后,销烟池泥沙淤塞,现有销烟池为1973年经考古发掘复原。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中国近代民族英雄,汉族,福建侯官人(今福建省福州)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等。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是中华民族抵御外辱过程中伟大的民族英雄。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为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抵抗西方的侵略、坚持维护中国主权和民族利益深受全世界中国人的敬仰。

主要功绩是从英国手里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道光十九年四月二十二日(1839年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