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史话

作者:桂发荣、王鸿国
ISBN:10位[7807140631]13位[9787807140634]
出版社: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2
定价:¥27.50元
内容提要金塔县因境内的“金塔”而得名。四周分别与内蒙古额济纳镇、阿拉善右旗及甘肃高台县、肃州区、嘉峪关市、玉门市为邻。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辖5个镇、5个乡,共14.4万人。金塔县是居延汉简的重要发掘地。金塔县曾荣获全国农业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等荣誉称号,是甘肃省第一产棉大县,并名列“全国百强产棉县”行列。境内的鸳鸯池水库是全国大型土筑坝水库,被列入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
编辑推荐金塔县因境内的“金塔”而得名。四周分别与内蒙古额济纳镇、阿拉善右旗及甘肃高台县、肃州区、嘉峪关市、玉门市为邻。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辖5个镇、5个乡,共14.4万人。金塔县是居延汉简的重要发掘地。金塔县曾荣获全国农业先进县、全国平原绿化达标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等荣誉称号,是甘肃省第一产棉大县,并名列“全国百强产棉县”行列。境内的鸳鸯池水库是全国大型土筑坝水库,被列入国家级水利风景名胜区。
目录沧桑岁月
金塔素描/3
金塔历史沿革/7
远古文明的微光/9
秦代以前的古西戎地/10
匈奴占据河西/11
……
书摘蒸粉
金塔蒸粉是一种独特的风味小吃。其制作方法简单易学。加工时将原
料蒸熟捏碎,加入小麦面粉,揉成面团,擀成饼,放入笼内蒸熟,取出晾
凉后切成细条,根据食用者口味和蒸粉品种加入佐料即可食用,吃蒸粉时
食用者可根据自己的嗜好调味。金塔蒸粉品种多、花样新,有淀粉蒸粉、
洋芋蒸粉、红萝卜蒸粉、南瓜蒸粉、黄米蒸粉:榛子蒸粉、玉米蒸粉等,
近年又出现了红薯蒸粉。
碾榛子
碾榛子又名“磨蓑子”,是一种味美可口的绿色食品。在战乱年代和
困难时期,碾榛子曾救过金塔贫苦农民的命。而今它作为一种风味小吃,
深受人们喜爱。制作碾榛子的原料是刚长饱而未黄的青稞或小麦的青籽儿
。制作方法是先将青稞穗或麦穗簸净,专留青籽儿。然后将青籽儿放到石
磨上磨,因青籽儿水分大,故磨下的便是像粗粉条一样的碾榛子。食用时
,加香菜、辣椒和黑醋拌匀即可。此小吃是在旧社会青黄不接时由贫苦农
民发明的。
荞麦面搅团和包谷面散饭
养麦面搅团是金塔的地方小吃。其加工方法就是,待锅里水滚开时,
一手撒荞麦面,一手用筷子不停地搅动,以防糊到锅底上或面打不匀而结
疙瘩。待面下到七八分稠的时候便不再撒面,金塔人叫“馇”上一阵,等
面完全煮熟后,稍凉一会,用勺子从上面一层一层刮团后盛到碗里,搅团
就算做成了。
吃荞麦面搅团时最好是以醋辣子为汁。醋辣子是以葱、姜、蒜为佐料
,辣面子为主料,加水煮成。因葱、姜、蒜、辣子熬到一起太稀清,所以
还要撒少许面粉,使其成糊糊状,再加入醋,便可以食用了。搅团的吃法
也很特别,不是夹着吃,而是左手端碗,不断地向外转碗,右手掌筷,随
着左手碗的向外转动,右手从碗边由外向里一层层刮,待刮满够一筷子时
,便夹起送入口中。
玉米面,又叫“包谷面”。包谷面散饭的做法和荞麦面搅团差不多,
但包谷面比荞麦面略微粗糙一些,吃起来有点刮嗓子,况且玉米本身又有
些甜味,如没有菜肴下饭时,人们便大量吃辣子。
荞麦面搅团和包谷面散饭在困难时期曾救了金塔劳苦大众的命。解放
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荞麦面搅团和包谷面散饭已不再是金
塔人民的主要饭食。人们只是为了调节饮食偶尔吃上一点。近年来,金塔
部分宾馆、饭店还把荞麦面搅团和包谷面散饭当做一种风味小吃端上了餐
桌,很受人们欢迎。
包谷面发糕
在金塔,用包谷面做的发糕特别好吃。做发糕时用发面水将面和成一
个团,在蒸屉上拍成一块类似面糕的团块,放在锅里蒸熟,就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