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铓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套铓,是傣、佤、基诺等族的敲击体鸣乐器。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西盟、孟连、沧源等 地。

将三至五面经过音高选择的铓,按一定的调式音列组合配套,在合奏中可以演奏旋律。这是在单面铓演奏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多铓演奏形式。演奏时,每人各持一铓、敲一音,需互相默契配合,才能奏出优美的旋律。

西双版纳傣族、基诺族在打击乐合奏中,通常使用三面铓。西盟、沧源佤族常用三至五面不同音高的铓合奏。

套铓的演奏,常与象脚鼓、蜂桶鼓和钹、镲相结合。演奏时,奏者一边敲击一边手舞足蹈。 孟 连佤族的民间舞蹈,也多由奏乐者为前导,众人随后踏节起舞。沧源佤族过节时,各村寨欢聚一堂,独特的铓锣舞曲,是不同村寨的标志。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