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山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乡情概况炎山乡位于云南省昭通市昭阳区城西113公里,

炎山乡
乡政府办公大楼

面积77.6平方公里。炎山乡政府驻地炎山村,海拔1880米。东与大山包接壤,南与田坝乡相连,北与大寨乡毗邻,西北临金沙江同四川省金阳县对坪乡、芦稿镇隔江相望。地处凉山系五莲峰分支,西北为金沙江河谷地带。地势东高西低,境内山峦叠嶂,沟谷纵横。最高海拔2946米,最低海拔499米。立体气候特点突出,江边河谷地带气候炎热;二半山区气候温和,高二半山区气温较低。乡驻地年均气温13.6℃,年降水量700毫米,年日照数2100-2150小时,无霜期230天。土壤为水稻土、黄棕壤、棕壤,呈酸性;江边河谷有燥红土,呈碱性;主产玉米、马铃薯、水稻。有大量的铅锌矿矿藏。有耕地15894.33亩,其中水田848亩。有天然林48226亩,森林覆盖率6.24%。全乡辖炎山、屋角、小田、大沱、松乐、中寨、大沟、庙湾8个村民委员会,50个自然村,183个村民小组。有汉、彝、仲、苗等4个民族。[1]

人文地理炎山人杰地灵,是著名爱国将领龙云、卢汉的故乡,龙云是松乐村人,卢汉是中寨村人;“炎山凉粉”是很有名的小吃,在昭通城里有多处经营点;大沟村有神秘的“冰洞”,屋角村有神奇的“溶洞”,冬天的云海,大沱有沙滩、奇石,沿江的金江峡谷风光。松乐村独具奇特的山型地貌,似“仙鹅抱蛋”的山型;小田村的横跨金沙江世界第二、中国第一的最壮观的单孔通阳大桥,松乐村龙云故居地。[1]

农村经济显著的立体气候,为炎山的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创造了有力的条件。炎山乡围绕“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走“公司+协会+基地”的路子,加大对公司的扶持力度,发挥好协会组织作用,规模化、科技化种植特色产业,尽快向“一村一业”、“一社一品”的发展战略转化,形成“乡有特色品牌、村有生产基地、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格局。2008年,在稳定发展花椒、蜡虫产业的同时,试种了半夏(中药材)、雪莲果,规划种植了410亩柚桐树;组织劳务人员培训、召开座谈会,做到宣传到位,培训到位,组织到位,做强做大劳务输出产业。

2008年末,粮食产量420万公斤,人均有粮203公斤;经济总收入1700多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519.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13元。[2]

人口卫生2008年末,总户数5125户,其中农业户5078户;总人口21876人;其中农业人口21612人;有劳动力11632人;总人口中男性11471人,女性10305人;总户数中,汉族4977户20534人;彝族115户1179人;仲族30户145人;苗族3户18人。全乡有卫生院1所,业务用房2幢,占地面积1100㎡,医务人员12人,村卫生室9个,防疫保健医生18人。[3]

基础设施一、单孔跨度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通阳大桥已建成,2009年年初正式通车。届时,炎山乡将成为昭通名副其实的西大门,成为联系滇、川两省的桥梁。

随着村村通工程和沿江公路建设的稳步推进,该乡的交通运输条件将得到前所未有的改善,炎山也势必成为滇东北通往四川的交通枢纽,西凉山物资集散地。

二、截止2008年11月,全乡8个村全部实现了通路、通电、通水、通广播电视、通电话。电视机、洗衣机、加工机器等家用电器和汽车、摩托等交通工具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农村的山路不再那么遥远,山区的夜晚也不再黑暗难熬。

三、2008年,投资280多万元建设庙湾电网,实施了庙湾全村用电线路急改工程,对主杆线路全面进行标准化改造。

四、截止2008年11月,全乡有23个自然村已通自来水;有49个自然村已通电;有15个自然村已通路;有1个自然村已通电视;有49个自然村已通电话。

五、截止2008年11月,还有1784户饮用井水,有2671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82.1%)。大部分自然村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全乡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220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27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4532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有83户居住其它结构,总体抗震性能差。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