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块
断块(fault block)是指岩石圈内被断裂构造所围限的构造块体。由张文佑于1958年提出。1974年把断块与断坳、断褶并列为大地构造的基本单元。其后,按其规模和边界断裂的深度、分为岩石圈断块、地壳断块、基底断块、盖层断块等四大类。按其形成与形变特征又曾分为台块、槽块和坳块三类,现已基本不用。 形成于南华纪之前、具有地台型形成和形变特征的台块,并与断褶相对应。[1]
断块(fault block)是指岩石圈内被断裂构造所围限的构造块体。由张文佑于1958年提出。1974年把断块与断坳、断褶并列为大地构造的基本单元。其后,按其规模和边界断裂的深度、分为岩石圈断块、地壳断块、基底断块、盖层断块等四大类。按其形成与形变特征又曾分为台块、槽块和坳块三类,现已基本不用。 形成于南华纪之前、具有地台型形成和形变特征的台块,并与断褶相对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