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圈断裂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岩石圈断裂(lithospheric fault)是指切割整个岩石圈到达软流圈的穿层断裂(相当于板块边缘断裂),它是已知切割最深的断裂,现代大洋中脊断裂、沿海沟的断裂带、巨大的转换断层皆属之。大陆地壳各地质时期者可按以下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判定:①超镁铁质带,分布有橄榄岩、榴辉岩、金伯利岩等;②低温高压变质相带,有指示矿物蓝闪石出现和混杂岩堆积等,是挤压性断裂标志,相当于板块消减带;③高温、高压变质相带,如麻粒岩相带,为岩石圈张裂带,相当于板块的生长带;④沿断裂带出现重力、地磁的高梯度带。中生代以来的,尤以近代活动者常表现为强地震活动带、高地热带。优地槽发育初期的断槽(谷)即为将大陆地壳拉开,或发育在大洋的岩石圈断裂。中国的北祁连山、西昆仑山、后龙门山、北喜马拉雅和台湾海岸山脉,在未褶皱隆起前属岩石圈断裂带。它对金属成矿带往往有重要控制作用。[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