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骨绵羊
简介乌骨绵羊产于云南省兰坪县,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地方珍稀物种资源。乌骨绵羊生长在海拔2600-3500米的玉屏山脉,饲养范围目前为2个乡镇、5个行政村,60公里范围内。当地的粮食作物主要为土豆、苦荞、燕麦等。牧场植被主要为高山草甸草场、竹类、箐谷灌木、云南松、刺栗、林间草场。牧场水源为山林间的水泉。兰坪境内饲养的绵羊为藏系短毛型山地粗毛羊。羊群长期自繁自养,很少与外界交换种羊。
纯种的乌骨羊全身的毛都是乌黑乌黑的,它的眼睛、口腔、牙龈和舌头也都是黑色的。据测定,乌骨羊的肉中黑色素物质含量比普通羊肉高,而黑色素已被证实具有:消除体内自由基、抗氧化、降血脂、抗肿瘤、美容和益气补肾的作用。
形态特征乌骨绵羊的外貌特征与藏系绵羊相似,仔细观察才能分辨得出。乌骨绵羊体大膘肥,抗病力强,耐粗饲,适应性强,对寒冷、潮湿、干燥气候均能适应,被山东等地引去饲养,都能很好的生长,在较好的饲养条件下,月龄羊身高65厘米左右,体重50-60公斤,,羔羊成活率98%以上。
乌骨绵羊毛色纯黑色占30%,纯白色35%,黑白杂花35%,无角占90%,少数有角的角呈半螺旋状向两侧后弯,颈短无褶皱,髻甲低小,胸深宽、背平直、腹大而不下垂,体躯相对较短,四肢粗壮有力,尾短小呈圆锥形,头及四肢被毛覆盖较差,被毛粗(主要用来制作披、垫毡、地毯)。
成年公母羊体重在38-58公斤之间,体高61-69厘米。初生羔羊重2.2-3公斤,6月龄重22公斤,12月龄重25-26公斤,18月龄重30-40公斤,24月龄重36-45公斤,36-48月龄重40-58公斤。
繁殖乌骨绵羊年产毛1.2-1.5公斤,多数母羊2年3胎,产羔率90%以上,母羊初配年龄12月龄,发情周期16-18天,持续24-48小时,妊娠145-150天。
药用价值据药理分析表明,乌骨羊内含有极高的营养、滋补、药用价值。乌骨羊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适合健康消费需求,它的营养、滋补、药用功能均高于其它同类产品,乌骨羊肉质鲜美、黑色素含量丰富,具有滋阴补阳双重保健功能。
肉:益气补虚,用于腰膝酸痛。
骨:祛风止痛,用于风湿、四肢麻木等。
羊胎盘可益肾、壮阳、补虚、调经,产后滋补有特效,另外心、肝、胆、血、肾、甲状腺等均可入药。乌骨羊属稀有羊种,其酪酸酶和血浆颜色、血清的总蛋白、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尿酸都比非乌骨羊高,且差异极显著。乌骨羊全身都是宝,具有向药品、营养保健品深层次开发不可估量的价值和市场前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