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炎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概述骨炎就是骨头上发炎[1]。人体骨骼分为206块,不同部位骨头的炎症成因皆不同。

分类变形性骨炎一种病因不明,以进行性风湿样骨关节痛、脊柱和四肢畸形、病理骨折及脑、脊髓压迫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慢性骨疾病。致密性骨炎是一种骨质硬化性疾病,好发于20-25岁青年,女性多见,易累及髂骨、腰椎和骶骨邻近关节边缘部,单侧或双侧同时(先后)发病。

此病于1876年由J.佩吉特首先描述,故亦称佩吉特氏病,又称畸形性骨炎。发病率随地区、种族、年龄而有很大差异,在西欧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多见,非洲、东亚(包括中国)则极少见。男女性均可累及,多发生在40岁以上者,有家族史者占15%。

病因有炎症、肿瘤、内分泌紊乱、血供异常、自身免疫及结缔组织代谢先天缺陷等各种假说,但都缺乏充足证据。目前多认为本病是一种慢性病毒性感染,证据是:①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破骨细胞的细胞核及细胞质内有典型的包涵体(可能是一种副粘液病毒的核蛋白包膜),与呼吸道合胞病毒培养细胞内的包涵体极其相似;②本病有较长的潜伏期,呈亚急性临床过程;③本病的骨破坏及骨形成伴以纤维性变,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④病变部位的大量多核巨细胞可能是多核合体巨细胞的遗留;⑤本病发病有一定地区性;⑥不少病例有家族史。

病理受累骨骼富含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骨髓为纤维结缔组织所侵袭,血供丰富。总的说,其病理变化为反复发生越来越重的骨吸收。接着出现过度修复现象,骨变成畸形,质脆,长骨可弯曲,扁骨可变形,而发生病理骨折。

临床表现决定于病变范围和部位、单骨性或多骨性、有无畸形及合并症等。本病好发于中轴骨,但任何骨骼均可被累及。常有疼痛。患者常见骨畸形,如头颅增大、驼背和四肢弯曲畸形,同时可出现颅底陷入、脊髓及神经根受压迫症状,还可出现耳硬化、耳聋、视神经萎缩等。致密性骨炎致密性骨炎是一种骨质硬化性疾病,好发于20-25岁青年,女性多见,易累及髂骨、腰椎和骶骨邻近关节边缘部,单侧或双侧同时(先后)发病。

临床表现症状多轻微,局部可有轻压痛或肌肉痉挛。X线和CT上,髂骨耳状面下均匀性高密度硬化,骨结构不清,骨小梁间隙消失,内缘以骶髂关节。骨质硬化区表现为三角形、新月形或梨形,尖端向上,宽基向下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