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劫难备忘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图书信息书 名: 国宝劫难备忘录

国宝劫难备忘录

作者:张健

出版社:文物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0-12-1

ISBN: 9787501012305

开本: 16开

定价: 29.00元

内容简介关于中国文物珍宝遭受破坏及其流失的问题,向来为国人所关注。毕竟,文物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实物见证,是联系历史与现实的血脉,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有着无以替代的作用。

本书分为古代篇、近代篇、当代篇三个部分,记述了自古及今中国文物珍宝遭受的种种劫难,并分析了不同时期造成文物劫难的原因和特点。特别是书中所述当代文物流失和遭受破坏的状况,旨在唤起人们加强保护文物、爱护文物的意识,对我们的国宝给予更多的关爱。书中引证的资料十分丰富,其中有相当部分为首次披露。

作者简介张健,男,1963年10月生于胶东。1985年6月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博物馆学专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85年7月起,先后在国家文物局流散文物处、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委办公室任职。1998年2月至今,任国家文物局秘书处处长,著有《张健谈古代珠宝首饰》,与他人共同撰写了《掌中珍玩鼻烟壶》、《佛教文物精品鉴赏》、《中国历代陶瓷题记》等,参与主编了《中华文物精品鉴赏丛书》,承担了《文化市场管理指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万个为什么》、《文化市场实务全书》等书中“文物”部分的编写,曾任《中国革命胜迹》大型画册编委。另在《中国博物馆》、《中国博物馆通讯》、 《文物天地》、 《中国文物报》及港台地区的《故宫文物月

刊》、《紫玉金砂》、《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关于文物和博物馆方面的文章四十余篇。

目录序

古代篇

一 从文物及古代文物珍宝的收藏和流失说起

(一)什么是文物

(二)古代的文物发现、收藏与著述

(三)古代文物珍宝散佚举要

二 古代青铜器和古刻的劫难

(一)古代青铜器的发现和收藏

(二)古代青铜器的损毁

(三)古代石刻的厄运

三 古代书画的沉浮

(一)早期书画及名家作品

(二)古代书画的主要劫难

四 古代陵墓及建筑的劫难

(一)厚葬必然导致古墓被盗

(二)古代盗墓风盛

(三)古代宫廷建筑的焚毁

五 古代典籍频遭禁毁

(一)古代的早期典籍

(二)古代典籍的发展、整理与收藏

(三)典籍散佚毁举要

近代篇

一 走进西方的博物馆

(一)美国的七大收藏中国文物中心

(二)欧洲的中国文物收藏

(三)中国文物变成东瀛国宝

(四)强盗的逻辑

二 疯狂的魔鬼与圆明园的焚毁

(一)园林史上的奇迹

(二)疯狂的魔鬼

(三)为什么选择圆明园

(四)圆明园的再次遭劫及遗踪寻觅

三 西北阴霾

(一)令盗贼涎的丝绸古道

(二)斯坦因对丝路文物的劫掠

(三)丝绸古道上的其他盗贼

四 王朝末日与清宫珍宝的散佚

(一)庚子之变中的文物掠夺

(二)末代皇帝是国宝大盗

(三)故宫文物的痛苦别离

五 动荡年代

(一)民国时期洛阳文物的劫难

(二)珍匪肆虐清代陵寝

(三)在日寇的铁蹄下

六 古玩业的风风雨雨

(一)中华珍宝从这里流失

(二)古玩业风云人物

(三)活跃在中国的外国古玩商

当代篇

一 从解放初到十年动乱

二 肆虐华夏的盗挖古墓和盗窃古遗址狂潮

三 魔爪伸向博物馆

四 疯狂的文物走私

五 无序的文物市场

六 艰难的文物索还

后记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