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风暴海燕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1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热带风暴海燕(英语:Tropical Storm Haiyan,国际编号:0716,台湾中央气象局分级:轻度台风)是2007年太平洋台风季一个没有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升格的热带风暴。

热带风暴海燕
热带风暴

“海燕”是由中国所提供的名字,意指“海燕鸟”。

在事后报告中,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海燕定为热带气旋27W。

路径转化为热带扰动一温带气旋于9月30日形成,并于10月3日在威克岛西北偏北约1 080公里转化为热带扰动,初时大致停留不动,并订为扰动编号93W。初时系统附近有少量对流发展,低层环流中心外露。当晚它开始缓慢向东移动,但对流稀少,低层环流中心完全外露。开始增强10月4日,93W增强为热带低气压,系统附近有对流发展,低层环流中心转为部份外露,并加速向东移动。它迅速增强,当日晚上进一步增强为热带风暴,系统附近的对流集中于南部。达到颠峰10月4日晚上,它进一步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强度达到颠峰,其中心最高持续风力为每小时90公里,并开始沿副热带高压脊西北部向东北偏北移动。微波图片显示93W形成一风眼墙,但环流细小。同时,日本气象厅把它升格为热带低气压,但预期不会再增强。10月5日上午,它的风眼墙消失,但其低层环流中心明显且风力仍颇强,对流十分旺盛,环流完整。逐渐减弱10月5日晚上,93W受到较凉的海水和颇强的垂直风切变影响,减弱为一热带风暴。翌日日本气象厅把它升格为热带风暴,并把它命名为海燕。10月6日晚上,海燕进一步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及于10月7日上午减弱为一低压区。

升格问题10月5日,关大教授兰德指出北纬20余度,东经170余度已经出现一个小型热带气旋,他个人分析T值达强烈热带风暴程度,而当日日本气象厅(JMA)及联合台风警报中心(JTWC)未有将海燕升格为热带风暴,而海燕亦发展出一个风眼墙。JMA日本气象厅10月5日早上,日本气象厅将海燕定为温带气旋,但预期不会再增强,但海燕当时已录得暴风并发展出一个风眼墙,显示海燕已增强为强烈热带风暴,而海燕中心附近没有冷空气,因此被批评数值模式分辨率不够精细。翌日,日本气象厅将海燕升格为热带风暴,但海燕已开始减弱,事后被外界批评气象中心的估计未必是最贴近实际情况的。事后报告中,日本气象厅承认海燕的前身已在9月30日出现,但颠峰在10月5日强度为40节。JTWC联合台风警报中心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一直将海燕定为低压区(热带扰动),但从quikscat分析显示,海燕中心附近有暴风。联合台风警报中心不升格的原因是因为海燕冷芯结构明显,但海燕中心附近没有冷空气,因此被外界猛烈批评。在事后报告中,联合台风警报中心把海燕定为热带风暴27W。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