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主义的呼唤(第1辑1983-1995)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人道主义的呼唤(第1辑1983-1995)

作者:邓朴方

ISBN:10位[7508039572]13位[9787508039572]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2

定价:¥35.00元

内容提要《人道主义的呼唤》(1-3卷)作为人道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和实践,

以及残疾人事业和残疾人工作的重要文献,现已由华夏出版社出版。该书

收录了邓朴方同志1983年至2005年期间有关人道主义思想、残疾人事业和

残疾人工作的部分主要文稿、讲话、报告、讲话等。它全面反映了改革开

放以来,人道主义思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反映了新时期中国残疾人事业创建和发展的历史进程,集中展示了20多年

来残疾人事业的巨大成就和丰硕成果;它科学总结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和残

疾人工作的宝贵经验,展示了中国残疾人事业的光明前景,指明了残疾人

工作者应担负的神圣职责和历史重任,明确了工作的方向。深入学习领会

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对于进一步弘扬人道主义思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道主义的呼唤》第一辑是在华夏出版社一九九九年三月出版的同

名图书的基础上修订而成,收录了邓朴方同志一九八三年九月至一九九五

年《中国残疾人事业“八五”计划纲要》完成期间有关人道主义、残疾人

事业和残疾人工作的部分文章、演讲、报告、谈话、讲话、函电、答记者

问等,计一百零四篇。

编辑推荐追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境界。努力弘扬人道主义、倡导助残风尚,营造平等、友爱、和谐的社会环境。

本书的独特性在于,作者不是一般性地谈论一所声名显赫的大学,而是深入到个人经历的矿脉之中,去寻找最珍贵的化石。因其鲜明的个人性,本书展示了一幅幅撼人心魄的画卷;既有对伟大事件的目击,也有对一已之私的挖掘;既有对精神世界的穷根究底,也有对儿女之情的沉吟回味。在此,沉静者讲述了他们的骚动,世故者目睹了自己的死亡。

目录残疾人事业的兴起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兴旺

(一九八三年九月一日)

开创残疾人工作的新局面

(一九八四年三月十二日)

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宣传提纲

(一九八四年三月)

……

书摘二、新中国的残疾人福利工作

(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着关心扶助残疾人的优良传统和美德,这

主要是广大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一种道德风尚。历代统治者

为维护统治,也为残疾人做过一些工作,但其范围、规模与作用都受到历

史条件的限制,其价值和意义都是极为有限的。广大残疾人因其残疾的影

响,遭受比一般劳动者更深的压迫、剥削和歧视,他们挣扎在社会的最底

层。

(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

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广大劳动人民翻了身,

残疾人也获得了解放。他们的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第一,在政治上获

得了和健全人一样的主人翁的地位,享受应有的公民权利和义务。第二,

在经济上有了可靠的生活保障,并且有参加各种力所能及的劳动生产和各

项工作的可能与机会。第三,在精神面貌上有了显著变化。他们摆脱了剥

削阶级的精神奴役,日渐增长着共产主义的思想觉悟。新中国成立以后,

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各种残疾人的福利事业

在全国逐步发展起来。

(三)发展残疾人福利事业最根本的条件是国家的保证。它表现在三个

方面:第一是立法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保

障残废军人的生活”;“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

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第二是行政领导的保证。残疾人福利事业的

范围很广,它在党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别由各有关部门主管或联合管

理。民政部门负责对社会上有生活困难的残疾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救济。

卫生部门负责开展各项致残疾病的防治工作与康复工作。教育部门负责举

办对残疾人进行特殊教育的学校。文化体育部门负责推动各项残疾人的文

化体育工作。劳动人事部和民政部都安排了残疾人的生产、工作。目前,

有些大中城市的残疾人已有百分之七十左右得到就业安排,有的城市已经

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第三是具体设施的保证。这主要指兴办各种残疾人

福利事业单位。如伤残军人学校,伤残军人休养院,特种病疗养院,盲童

学校,聋哑学校和社会福利院。在分散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同时,还在全国

举办了一千六百余所社会福利工厂,安排盲聋哑残人员就业,在各省、市

、自治区共建了三十五所假肢工厂,还建有假肢科学研究所,每年为残疾

人生产各类产品十二万件以上。

(四)集体经济的保证对开展残疾人福利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广

阔的前景。集体经济蕴藏着丰富的力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