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藏地槽褶皱区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滇藏地槽褶皱区(Yunnan Tibet geosynclinal fold region)是欧亚大陆南缘规模巨大的北特提斯中生代地槽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占据青藏高原的主体,包括东昆仑深断裂之南、雅鲁藏布江深断裂以北、龙门山深断裂之西的广大地域,并以金沙江—红河深断裂和班公湖—怒江深断裂为界分成三部分,即松潘—甘孜褶皱系、三江褶皱系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滇藏地槽褶皱区主要特点是:优地槽带与冒地槽带相间排列,沿深断裂带为优地槽带,其间则为冒地槽带;在若尔盖、羌塘、保山、兰坪—思茅以及昌都等地,于中生代沉积之下(保山为古生代沉积之下)有几个时代不同的小型隐伏中间地块;地槽由北向南迁移,北为早中生代印支褶皱系,南为晚中生代燕山褶皱系。[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