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燎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名称】破壁燎火

【拼音】pò bì liáo huǒ

【解释】推倒墙壁,点燃灯火。形容作,形容作风正派,不好女色。

【出处】清·张英《渊鉴类函·墙壁三》:“鲁男子夜大雨,有邻之嫠妇因风雨坏屋投栖睛。男子乃破壁,燎火以达旦。”

【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个名叫鲁男子的人,他既无伯叔兄弟,又无妻妾子女,因而独居一室。他的邻居是个寡妇,也是堵居一室。夜里突然袭来了一场暴风雨,寡妇的两间茅屋被风雨掀翻,跑去敲鲁男子的门,风雨中他隔窗告诉鲁男子自己的茅屋倒塌,无法安歇,乞求他看在老街旧邻的份上,开门借宿一夜,以避风雨。鲁男子也隔着窗劝她快些离去,以免招惹是非。寡妇说:“君室中无他人,借宿一夜,谁人能知?”鲁男子说:“正因无人作证,才不敢开门。否则,传扬出去,岂不是跳进黄河也难洗清吗?丧身事小,失节事大,与其事后后悔,不如现在请你快快离去,不要在檐下受那风雨之苦。”寡妇苦苦哀求,鲁男子始终不肯开门。后称不好女色的君子为“鲁男子”。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