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推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2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创推委——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
创推委主席 高占祥

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简称创推委),全称是:中国城市经济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城市经济学会批准成立的唯一从事国家创新体制机制系统研究,推动国家、区域、企业实现创新型国家战略的研究促进机构。

创推委是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及胡锦涛总书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核心战略决策,在陈昌智、成思危、张怀西、丁光训等多位国家领导人直接支持下,由十届全国政协常委高占祥发起并于2008年2月成立。

创推委其宗旨就是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这一主题,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确保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创推委尊重科学规律和历史规律,着力构建“国家智库”和“国家决策思想库”,抓住中国发展和转型的历史机遇期,努力做出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知识贡献,推动国家及行政区域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

创推委除已有一批高素质专职研究人员外,还拥有多位部委及省市领导、二院院士、国务院参事和著名经济学家共300多人组成,打造国家首席智囊团。

主要职能一、跟踪当今世界创新型国家的发展走势,研究建设创新型国家成功经验,用前瞻的眼光指导创新型国家建设与发展。

二、研究建立创新型国家评价指标体系(ICPC2008)。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环境创新入手,并重点围绕城市创新基础能力体系、创新产业体系、创新资本体系、创新政策体系、创新服务体系、创新人才体系、创新合作体系、创新文化体系等八个方面制定科学完整的创新指标评价体系。

三、指导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重点是要建设更多的创新型城市,创推委以指导创新型城市的建设作为工作的重心,科学实施250战略,指导全国的省、市、县在2020年前全部建成创新型省、市、县。

四、对行业及产业的创新进行指导。立足当今世界产业发展势态,用全球化的眼光前瞻产业的发展方向,协助党中央、国务院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把握方向,实现区域战略转型,形成我国的核心产业优势,使我国处于领先地位。

五、跨区域性运作中国的产业航母。用全球性的眼光,立足国家及周边国家发展战略的全局,跨行政区域(甚至跨国)建议党中央、国务院实施新的区域产业战略。

六、牢牢把握核心科技,使其产业化。未来国与国竞争的实则是核心技术的竞争。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推进委员会致力于整合地区、科技、企业、资本、管理资源,发展各地建成新的试验区、开发区、孵化园,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地区发展支柱。

七、分析省、市、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因、结果、效果、来源、影响因素、指标、发展、成本,提供未来可持续科学发展道路;为各行政区域提供科学治理方案和执行方案。

八、为党和政府发现、培养、推荐创新型人才。建立创新型领导人才库、创新型企业家人才库、创新型管理人才库、创新型科技人才库,为实现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保障。

九、开展全国性的创新型城市、创新型企业、创新型金融业、创新型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评审表彰工作,交流经验,表扬先进,促进全国创新事业的发展。

研究内容年度五大主题研究

1、建设创新型国家新农村研究。联合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农业部、中央党校等共同开展研究。由中央新农村工作的决策者、著名三农专家和经济学家为全国从事农业工作的各级官员、农业龙头企业及相关服务农村的企业解读中央一号文件,把握一年农业发展政策方向,指导新农村建设和发展。

2、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研究。联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机构共同研究。按照国家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交流城市经验,研讨城市发展新模式,借鉴国外成功案例,结合城市自身优势,研究发展独具特色创新型城市。

3、建设创新型国家文化研究。联合中央文明办、中宣部、文化部、中国文联等机构共同组织研究。建设创新型国家文化论坛是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中之重,我们一定要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道路上夯实我们的文化根基,实现我国的软实力。号召并动员全社会同心献力,为实现文化大国的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4、建设创新型国家金融研究。联合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等共同开展研究。来自决策层的高官以及在华的外资金融机构高官共同讨论中国金融业的发展方向,向全社会传播中国以及世界金融业的变化趋势。变更现有的金融体制和增加新的金融工具,以获取现有的金融体制和金融工具所无法取得的潜在的利润。

5、建设创新型国家企业研究。联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全国工商联、中国企业家协会展开研究。企业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主体。我们要着眼于产品的核心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创新、产业升级创新,积极寻求实现由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打造中国品牌时代,实现中国标准在全球的领先地位。

机构介绍主席团

名誉主席陈昌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成思危——十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张怀西——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丁光训——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主席高占祥——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副主席乔晓阳、厉以宁、陈锡文、姜大明 、任玉岭、安成信、刘吉、戴公兴、吴建民、胡鞍钢、

仇和、牛文元、范恒山、于丹、陈东琪、王一鸣、保育钧、魏杰、朱铁臻、高铁生、程恩富、

陈兰通、刘迎秋、魏盛鸿、杨正午、赵琛、刘东文、潘教峰、李光斗、周传山、

赵明、高宇洲、崔海沧

主席团成员葛志荣、胡本钢、黄当时、何新贵、蒋明麟、李国杰、刘志仁、郎志正、

牛憨笨、闪淳昌、沈梦培、孙优贤、孙忠良、吴伯明、王静霞、吴硕贤、王占国、

徐锭明、夏建白、谢又予、赵梓森、朱维究

专业委员会

可持续发展委员会 主任 牛文元

战略规划委员会 主任 胡光宇

区域发展委员会 主任 张乃剑

三农建设委员会 主任 陈锡文

文化发展委员会 主任 于 丹

品牌策划委员会 主任 李光斗

秘书处

秘书长:吴子敬

常务秘书长:于清渤

执行秘书长:董艳华

副秘书长:杨宇俊、王文甫、刘荣先、陈世东、林永和、刘刚、孟宪东、王辉

网址:www.ctw.gov.cn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