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
版权信息书 名: 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
作者:张一兵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
ISBN: 9787010073088
开本: 16
定价: 75.00 元
内容简介《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是一部有关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的论著,还是2004年度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重大项目的最终研究成果,也是财政部、教育部国家哲学社会理论研究创新基地南京大学“当代资本主义研究”项目的重大前期成果。全书共十五章,分为四编,主要介绍了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人学现象学的历史建构及其危机,走向总体性历史科学新视野的哲学思想革命以及新唯物主义哲学在经济学中的演绎与发展。
目录序
导论
第一编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章青年马克思对社会历史的最初探索:从康德的信徒到青年黑格尔派
第一节伦理激情的深情呼唤:马克思中学时代的哲学世界观
一、马克思中学时代的思想来源
二、马克思中学时代的哲学世界观的基本面貌
三、正确评价马克思中学时代的哲学世界观
第二节浪漫主义文学创作与马克思的世界观危机
一、德国浪漫派的哲学之维及其对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影响
二、“理想主义”哲学世界观的文学表达
三、现实的权威与“理想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危机
第三节青年黑格尔派与青年马克思的自我意识哲学
一、转向黑格尔哲学:缘起与过程
二、《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青年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摇篮
三、“博士论文”:青年马克思自我意识哲学的哲学史实现
第二章青年马克思唯心主义哲学的“世界化”尝试及其破产
第一节《莱茵报》时期青年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
一、告别鲍威尔:实质与过程
二、马克思的理性主义国家观与精神自由观
三、共产主义问题、物质利益难题与马克思思想的转变
第二节马克思对历史唯心主义的最初批判
一、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政治批判
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批判方法
三、马克思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最初批判
第三章探索人类解放的道路与力量:青年马克思思想的新飞跃
第一节走向法权唯物主义
一、《克罗茨纳赫笔记》中的历史研究与马克思思想的进一步转变
二、市民社会与国家
三、《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理论逻辑的再考察
第二节走向哲学社会主义
一、青年马克思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二、转向社会主义
三、废除私有制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第二编人学现象学的历史建构及其危机
第四章经济学研究与人学现象学的初始逻辑
第一节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黑格尔法哲学中的经济学内容及对马克思的影响
二、蒲鲁东、赫斯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三、青年恩格斯的早期经济学哲学批判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第二节从政治异化到人学现象学的逻辑递升
一、经济学初始批判中的哲学失语
二、人学现象学逻辑的激活
第三节人学现象学视野中的经济学批判
一、自然唯物主义、社会唯物主义与人本学的唯物主义
二、三种话语与人本学的经济批判
三、异化劳动理论与人学现象学的初始建构
第五章人学现象学与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确证
第一节空想社会主义的三个理论层面
一、人性论与社会主义思潮的批判主题
二、人性论与唯物主义的结合:空想社会主义的方法论分析
三、劳动价值论与社会主义思潮的深层逻辑
第二节赫斯:从英法社会主义到德国哲学社会主义的中介人
一、人学现象学与英法社会主义的话语异域性
二、赫斯的“行动的哲学”
三、赫斯的哲学共产主义
第三节人学现象学与社会主义的深层逻辑
一、异化劳动理论与共产主义的逻辑确证
二、“人”本学与无产阶级立场的深层异质性
第六章人学现象学的哲学建构
第一节费尔巴哈人本学与思辨哲学的颠倒
第二节从人本学到人学现象学
第三节人学现象学的逻辑建构
第七章现实逻辑与人学现象学的危机
第一节从现实出发的理论逻辑之发生
一、对象化反对异化
二、类与社会
三、双重逻辑的内在矛盾
第二节《神圣家族》中的客观逻辑思路
一、唯物主义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思潮
二、思辨哲学的认识论批判
三、抽象的人与现实的人
第三节人学现象学的无意识颠覆
一、历史情境的发现
二、工业与历史情境的具体化
三、人学现象学的危机
第三编走向总体性历史科学新视野的哲学思想革命
第八章实践:马克思新唯物主义范式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从《未来哲学原理》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第二节作为新唯物主义逻辑起点的实践的特殊规定性
第三节新唯物主义的理论特征
一、旧唯物主义局限性的克服和马克思认知构架的质变
二、实践视域中的历史辩证法的主客体向度
第四节新唯物主义视域中的人与社会
第九章生产: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构架
第一节祛除“唯一者”的幽灵,走向现实的人类社会
一、施蒂纳和《唯一者及其所有物》一般理论逻辑
二、施蒂纳的现代哲学史转向意义及其对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巨大反促进作用
第二节从实践到生产的过渡
一、从实践到生产:马克思的理论逻辑转换
二、作为新历史观的理论前提的生产概念与新历史观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第三节从自然史到人类史
一、人类历史性存在的社会关系发生学说明
二、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层逻辑学说明
第四节广义历史唯物主义及其两个向度
一、生产起点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规定及其特征
二、历史唯物主义的两个向度:广义与狭义
第十章“历史科学”:广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初始表述
第一节科学语境中的历史和个人
一、历史科学和历史规定
二、现实的个人与历史性生存
第二节从分工到世界历史: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分工:从哲学话语到经济学话语
二、社会所有制形式的解蔽
三、世界历史的形成
第三节人与社会的解放: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向度
一、人类进步的两种生存状态:虚幻的共同体与自由人的联合体
二、作为历史性活动的解放和人的自主活动
三、科学视域中的共产主义
第十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真正完成
第一节一定的具体的历史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
一、马克思为什么放弃《德意志意识形态》而转向蒲鲁东批判?
二、一定的历史的情境哲学
三、“能有”:一种逻辑与现实的科学联结
第二节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的最初接合
一、《贫困的哲学》为什么是一种“哲学的贫困”?
二、“未来的经济学家”对“拙劣的经济学家”的批判
三、历史唯物主义对整个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的首次方法论批判
四、哲学历史观与现实经济学研究从分立到缝合
五、马克思哲学的“布鲁塞尔时期”:一个简短结语
第四编新唯物主义哲学在经济学中的演绎与发展
第十二章“伦敦笔记”与新唯物主义哲学的潜在发展空问
第一节货币理论的阶段性突破及其哲学意义
第二节再生产理论、危机理论的阶段性突破及其哲学意义
第三节价值理论的部分要素的构建及其哲学意义
第十三章《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物质生产概念
第一节经济学“物质生产”概念的哲学内涵
第二节“物质生产”概念:一种历史性的解读
第三节“物质生产”:一个本体论的范畴
第十四章《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
第一节马克思陷入了“劳动崇拜”吗?
第二节“劳动”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主体向度批判
第三节“劳动”:马克思对古典经济学的超越
第十五章作为一种真实假象的资本生活过程:新唯物主义在《资本论》中的演绎与发展
第一节着了魔的颠倒世界:一个必然出现的现象
第二节历史推动着假象的自我剥离
第三节自然的生活世界与能动的生活过程:一种对比性的分析
结束语新唯物主义在“晚年笔记”中的拓展与升华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一法权唯物主义与一般唯物主义
附录二两条逻辑的相互消长还是共同消解?
附录三实践与物质生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