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成立日期】1989年2月17日。
【成立宗旨】在尊重各成员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协调经济、社会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政策,大力发展经济互补合作;在外交和国际领域协调立场,进行合作。优先实现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阿拉伯统一。
【成员】5个: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突尼斯。1994年11月,埃及正式要求加入马盟,但马盟迄今未审议埃及的要求。
【 名称含义】:马格里布是一个专有的地理名称,阿拉伯语意为“西方”,是历史上对北非地区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突尼斯的统称。大马格里布除上述三国外还包括毛里塔尼亚和利比亚两国。该地区同属阿拉伯民族,人口近6000万。
【主要负责人】执行主席由成员国元首轮流担任,任期一年。现任执行主席是阿尔及利亚总统阿卜杜勒-阿齐兹·布特弗利卡(ABDELAZIZ BOUTEFLIKA)。
【总部】常设秘书处在摩洛哥。秘书长哈比卜·布拉雷斯(Habib Boulares,突尼斯人,2002年1月任命,任期三年)。
【组织机构】(1)元首委员会:最高决策机构,由成员国元首组成,每年举行一次例会,会议主席由元首轮流担任并在委员会休会期间任马盟执行主席。(2)外长理事会:由各成员国外长组成,负责审议后续工作委员会和各部长专门委员会提交的工作报告,为元首会议作准备,并列席元首委员会例会。(3)后续工作委员会:由成员国负责马格里布事务的国务秘书组成,负责落实元首委员会的决议。(4)部长专门委员会:现有粮食安全、财政经济、人力资源和基本建设4个专门委员会。常设机构有:(1)常设秘书处:原为总秘书处,由各成员国一名代表组成。1990年元首委员会决定改为常设秘书处。1991年9月,第四次元首委员会会议决定,常设秘书处设在摩洛哥,秘书长任期为三年,可连任一届。(2)咨询委员会:即马盟议会,设在阿尔及利亚,由成员国各20名立法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对元首委员会作出的决议、计划提出意见,并就马盟活动和实现目标提出建议。(3)马盟法院:由成员国各两名法官组成,设在毛里塔尼亚。(4)科学院和大学,拟设在利比亚。
【主要活动】1989年2月16-17日,马格里布5国元首在摩洛哥的马拉喀什举行会议,签署了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条约,正式宣布成立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1990年至1994年共举行了六次元首会议。1995年2月,利比亚表示因洛克比危机而无法接替阿尔及利亚担任马盟主席国。马盟主席国继续由阿尔及利亚担任。12月22日,摩洛哥指责阿尔及利亚直接插手西撒哈拉问题,要求暂时中止马盟活动,并拒绝担任下轮主席国,马盟主席国遂由阿尔及利亚担任至今。此后,未再举行首脑会议,马盟活动基本陷入停顿。
2000年4月,首届欧非首脑会议期间,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利比亚、突尼斯四国元首实现多年来的首次集体会晤,重申区域一体化是其战略选择。2002年1月16日至17日,马盟外长理事会第19次会议在阿尔及尔召开,会议对马盟进程进行了总结与展望,制定了一些行动计划,决定于2002年上半年召开第7次马盟首脑会议,以全面恢复马盟进程。由于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在西撒问题上歧见凸显,摩国王托辞不予出席,致使原定于6月20日至21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第七次马盟首脑会议被迫推迟,马盟重启的努力再次受挫。
2003年1月3日至4日,第20次马盟外长理事会在阿尔及尔举行,会议就新形势下深化马盟机构改革、重启马盟进程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并就年内召开第七次马盟首脑会议达成原则协议,具体日期将由成员国元首们通过协商商定。
马盟5国与法国、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和马耳他5国于1990年11月建立“5+5”对话关系,目的是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促进发展,维护西地中海地区的和平与安全。1990年11月(罗马)和1991年10月(阿尔及尔)举行了两次外长会议,后因洛克比事件和西撒问题,双方对话中断。随着洛克比问题的解决,“5+5”第三次、第四次外长会议相继于2001年1月(里斯本)、2002年5月(的黎波里)举行。马盟第20次外长理事会表示,欢迎2003年在突尼斯举行西地中海国家与马格里布国家“5+5”首脑会议和在利比亚举行“5+5”国家议长会议。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与马盟国家关系友好,赞赏马盟国家联合自强、谋求地区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努力,希望马盟在维护地区国家利益、促进地区稳定与繁荣方面继续发挥作用。中国愿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同马盟的友好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