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

简介闽清县位于福建省东部,福州市西北部,闽江下游。东邻闽侯县,西毗尤溪县,南接永泰县,北与古田县交界。地理坐标为北纬25°55′至26°33′,东经118°30′至119°01′。总面积1468.8平方千米。2003年末,户籍人口30.1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09万人。通行闽东方言福州话。县人民政府驻梅城镇,邮编:350800[1]代码:350124区号:0591拼音:Minqing Xian简称:梅
辖地闽清县辖11个镇、5个乡:梅城镇、坂东镇、池园镇、梅溪镇、白樟镇、白中镇、塔庄镇、东桥镇、雄江镇、金沙镇、省璜镇、云龙乡、上莲乡、三溪乡、下祝乡、桔林乡。[1]
旅游资源闽清,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蕴藏着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目前已发现开发的有以下几处。
自然景观有:八闽岳祖白岩山、八闽第一丛林白云山、黄楮林自然保护区、大明谷温泉村、际上凤凰山。
人文景观有:华东最大的水电站——水口电站、全国最大古民居——宏琳厝、四乐轩、文庙、台山公园。
闽清是福建省重点侨乡,旅居海外华人华侨达20万,遍布五大洲。广大海外乡亲热爱祖国,关心和支持家乡的建设事业,成为闽清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历史沿革闽清县简称梅。唐贞元元年(公元785年)拆侯官县西乡十里设梅溪场,旋升为县,后改名梅清县。五代后梁乾化元年(911年)以梅溪与闽江汇合,江水浊溪水清,改名闽清县。历属福州、长乐府、东都、福州、福安府、福州路、福州府、闽海道。宋时分为奉政、寿宁2乡。元明仍沿其旧。清顺治十七年(1661年)分为升平、和丰2坊和旌良、旌善、绥来、淳化、怀德5乡。民国25年(1936年)划为3个区,民国31年并为梅南区,民国35年划为梅城、玉文2镇和白台、半岭、金沙、龙峰、合龙、清溪、双芝、杉村、埘坪9乡。
1661年分为升平、和丰2坊和旌良、旌善、绥来、淳化、怀德5乡。
1936年划为3个区。
1949年仍沿其旧,8月15日解放。
1950年属闽侯专区。
1956年改属南平专区。
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化。
1959年复属闽侯专区。
1961年划为16个人民公社。
1971年闽侯专区改称莆田地区。
1983年划归福州市,同年划为17个人民公社。
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共设3个镇14个乡,后增设云龙乡,并陆续将7个乡改镇。
2000年,撤销省璜乡,设立省璜镇。2000年底,闽清县辖梅城、东桥、雄江、梅溪、金沙、白樟、白中、坂东、池园、塔庄、省潢11个镇,下祝、桔林、云龙、三溪、后佳、佳头、上莲、7个乡,设17个居委会、271个村委会。面积1466平方千米,人口30.41万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288598人,其中:梅城镇 35432人、梅溪镇 22416人、白樟镇 20048人、金沙镇 12948人、白中镇 18641人、池园镇 22332人、坂东镇 39293人、塔庄镇 21217人、省璜镇 17639人、雄江镇 5195人、东桥镇 18451人、云龙乡 11410人、上莲乡 7690人、佳头乡 866人、后佳乡 3329人、三溪乡 8362人、桔林乡 6339人、下祝乡 16990人。
2000年,闽清县行政区划一览表(资料截止日期: 2000年12月31日):
乡镇名称
政府驻地
面积(平方千米)
户数(户)
人口(人)
居委会(个)
行政村(个)
梅城镇
桂园路
9.3
10839
34311
10
2
东桥镇
过洋村
187.3
4541
20128
22
雄江镇
梅雄村
111.2
1749
6672
1
12
梅溪镇
榕院村
144.0
5172
20299
1
20
金沙镇
三泰村
156.6
3356
14095
1
18
白樟镇
白南村
80.8
4048
16961
1
13
白中镇
田中村
42.8
4567
17088
13
坂东镇
湖头村
58.5
9119
40179
1
27
池园镇
池园村
89.4
5127
21180
1
19
塔庄镇
塔庄村
73.2
6199
25273
1
24
省璜镇
省璜村
116.6
4642
19097
26
下祝乡
下祝村
80.0
4084
19790
22
桔林乡
桔林村
107.0
1665
7158
13
云龙乡
后垄村
40.4
2660
11010
10
三溪乡
三溪村
47
2707
10009
12
后佳乡
街中村
45.9
990
3759
7
佳头乡
佳头村
13
321
1040
2
上莲乡
上莲村
63.7
1816
8270
9
合计
1466.4
73602
296319
17
271
2003年,闽清县辖11个镇、7个乡:梅城镇、坂东镇、池园镇、梅溪镇、白樟镇、白中镇、塔庄镇、东桥镇、雄江镇、金沙镇、省璜镇、云龙乡、上莲乡、三溪乡、下祝乡、桔林乡、后佳乡、佳头乡。
2004年7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撤销闽清县后佳乡、佳头乡并入上莲乡。合并后的上莲乡辖上莲、溪坪、新村、莲埔、上寨、田溪、石漏、下丰、上丰、佳头、大土乾、街中、福星、佳洋、卑溪、林中、顶洋、樟里18个村委会。上莲乡政府驻上莲村。[1]行政区划调整后,闽清县辖11个镇、5个乡:梅城镇、坂东镇、池园镇、梅溪镇、白樟镇、白中镇、塔庄镇、东桥镇、雄江镇、金沙镇、省璜镇、云龙乡、上莲乡、三溪乡、下祝乡、桔林乡。
截至2004年止,全县辖11镇7乡、285个村(居),总人口30万。
教育闽清山青水美,钟灵毓秀,素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闽清儿女吸取家乡山川的灵气,继承先辈勤奋好学的美德,谱写了令人瞩目的新篇章。1989年被国家列为全国百个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之一;1995年通过“两基”验收,成为福建省首批实现“两基”达标县;1998年通过“两基”最后一轮跟踪检查。2001年通过省“普实”验收,被授予“实验教学普及县”称号。扫盲工作在1988年、1996年两度被国家教委授予“扫除文盲先进县”、“全国扫盲先进县”称号。
闽清县教育系统干部、教职工认真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争创一流教育,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新建中小学校舍项目38个,建筑面积120523多平方米,扩大中小学校园面积97.64亩,新建田径场9个。加大实验教学设备建设力度,2001年被省教育厅授予“实验教学普及县”称号。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步伐,全县学校有计算机2500台,网络教室62间,多媒体教室20间、电子备课室5 间、语音室10间,全县初、高中和38所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9所中小学建成了小型校园局域网,20所学校实现宽带接入互联网,新建了教育局机关办公局域网,闽清县教育信息网,全县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学校布局调整取得新进展。闽清县以调整促优化的思路进行了4轮小学布局调整。共撤并学校200所,将办学条件良好的8所小学升格为中心校,把坂东中心小学升格为闽清县第二实验小学,进一步优化了学校布局,提高了办学效益。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县学校积极推进素质教育,认真实施新课程改革,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进一步强化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促进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中、高考成绩均居福州八县前茅。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全面发展,取得累累硕果。2004年学科竞赛获市级三等奖以上177人,中学生代表队勇夺团体总分第二名。
“两基”成果进一步巩固提高。闽清县坚持抓好“两基”工作不松劲。控辍保学、提高普及程度工作成效明显,两基”各项指标在原有基础上稳中有升,顺利通过了省、市的跟踪复查,受到上级的充分肯定。按照省、市的部署,力争在2008年基本实现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按照国家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要求,闽清县制订了《闽清县2001—2008年高中阶段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闽清职专并入县职业高中,在原闽清职专的基础上新办了闽清高级中学,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2008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闽清电大开办本科教育。闽清电大加快发展,办学设施不断完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04年开办本科教育,闽清县建立了从学前教育到本科教育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认真实施“安居工程”。建成了防洪堤“园丁花园”,为教师提供180多套住房,继续建好“园丁新村”,为教师提供70多套住房。组织发动学校积极支持,建成了溪滨公园音乐喷泉广场,美化了城区环境。[2]
经济发展工业经济。陶瓷发展以实现全县百条先进建陶生产线和建好池园电瓷城为目标,引导企业改燃降耗、信贷融资、确立品牌、开发产品、提升质量、组建集团。全年新上金陶、中陶等13家建陶企业,全县先进建陶生产线达73条,被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授予“中国陶瓷生产基地县”荣誉称号。池园电瓷城建设扎实推进,二瓷盘活后高压电瓷发展势头良好,新上崇业、沪云、杉一等电瓷企业25家,全县陶瓷业新增产值3.5亿元。工艺品等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引进了奇圣、恒达、福闽等9家工艺编织项目。金盛钢业、森尼味精分别投入6000万元和4200万元进行技改扩产。重视质量创新工作,自力等4家建陶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精艺瓷、微晶玻璃和福晶磁性材料等项目填补了福建省陶瓷产品的空白,豪业公司豪业牌干压陶瓷砖和老山精食品公司梅塔牌闽清糟菜获福建名牌产品,飞天公司“飞天牌”商标获省著名商标,大世界等10家企业被评为市十大陶瓷品牌,广安天然气项目投产供气。
农业经济。粮食播种面积2.40万公顷,其中优质稻面积1.23万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1.9万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培植壮大茶果、畜牧、林竹、水产、食用菌、蔬菜等六大产业。全面启动“环闽清绿色屏障工程”,扎实推进林权制度改革,造林0.15万公顷,完成林改205个村、面积14.49万公顷。种植西红柿等蔬菜1.23万公顷,栽培食用菌7200万袋,库区网箱养殖总规模突破1万箱。加强对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老山精食品、茶口粉干厂、丰达农场等11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评为2003~2004年 福州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重点基地,茶口粉干厂还被列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昌溪水库除险加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5040多人,其中外出务工2500多人。全面推行农村低保制度,登记参保人数6499人。
旅游业经济。致力打造“名山、碧水、古民居”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十八坂商品交易会暨第五届古民居文化旅游节。引进5000万元的白岩山开发项目,进山公路已铺设水泥路面10公里;雄江天江度假村建成营业;黄楮林温泉景区(一期)项目,对外试营业反映良好,双休日游客近千人;启源大酒店被评为三星级酒店;宏琳厝、水口电站正在申报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30.8万人次,旅游直接收入3696万元。
招商引资。加强项目平台建设,金沙、白中沿“白金”连接线的两个工业集中区已完成规划论证,8个县级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新入驻企业15家,其中坜埔工业集中区已摆满项目。利用水口电建公司的闲置土地,整合引进三德水泥、福闽工艺品及美洲水泥膏等3个规模以上工业项目。全县共引进62个项目,其中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1405万美元,内资项目59个,总投资10亿元。有富顺陶瓷、千顷现代农业、恒达工艺品等17个项目建成投产,沪云电瓷电器、福闽工艺品30个项目已落地建设。
社会事业。陶瓷、食用菌等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共引进推广新技术、新产品15项,实施星火项目7项。学校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投资1720万元用于中小学危房改造,实施各级改造项目14项,面积3.37万平方米。完成县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县、乡(镇)、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络逐步健全。连续5年获得省级计生工作“二类先进县”。[3]
所辖乡镇简介梅城镇面积9平方千米人口3.8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100
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距省城福州50千米。辖10个居委会、2个行政村:~001_梅城居委会、~002_城北居委会、~003_台山居委会、~004_溪口居委会、~005_南门居委会、~006_城西居委会、~007_桂园居委会、~008_西门街居委会、~009_洋桃居委会、~010_梅花新村、~201_城关村、~202_大路村。
梅溪镇面积148平方千米人口2.12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101
位于闽清县城东部。辖1个社区、20个行政村:~001_梅溪社区、~201_上埔村、~202_榕院村、~203_钟石村、~204_榕星村、~205_北溪村、~206_樟洋村、~207_石郑村、~208_马洋村、~209_渡口村、~210_里寨村、~211_建兴村、~212_新民村、~213_梅埔村、~214_石湖村、~215_石榴洋村、~216_扶山村、~217_南泉村、~218_廷洋村、~219_塔峰村、~220_桥东村。
白樟镇面积80.78平方千米人口1.73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102
位于闽清西南部,距闽清城关11千米。辖1个居委会、13个行政村:~001_白樟居委会、~201_白南村、~202_樟山村、~203_半山村、~204_溪南村、~205_云渡村、~206_下炉村、~207_白云村、~2208_前庄村、~209_小园村、~210_横坑村、~211_白洋村、~212_池埔村、~213_园头村。
金沙镇面积156.7平方千米人口1.31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103
位于闽清县西部,距县城23千米,海拔150~850米之间。辖1个社区、18个行政村:~001_金沙社区、~201_鹤墩村、~202_鹤林村、~203_沃头村、~204_光辉村、~205_三太村、~206_广峰村、~207_前坑村、~208_溪头村、~209_下林村、~210_墘面村、~211_上演村、~212_东坑村、~213_云际村、~214_宝峰村、~215_城门村、~216_古洋村、~217_重坑村、~218_巫岭村。
白中镇面积41.8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104
位于闽清县的西南部,距县城21千米。辖13个行政村:~201_田中村、~202_珠中村、~203_白汀村、~204_前坂村、~205_攸太村、~206_黄石村、~207_梅坂村、~208_可梅村、~209_保林村、~210_普贤村、~211_继善村、~212_继新村、~213_霞溪村。
池园镇代码350124105
辖1个居委会、19个行政村:~001_池园居委会、~201_池园村、~202_潘亭村、~203_东洋村、~204_叶洋村、~205_丽山村、~206_丽星村、~207_九斗村、~208_顶坑村、~209_福斗村、~210_井后村、~211_隔兜村、~212_宝山村、~213_店前村、~214_宝新村、~215_东前村、~216_陈厝垅村、~217_岭头村、~218_仁周村、~219_田地村。
坂东镇面积61平方千米人口40687人(2004年)代码350124106
位于闽清县西南部,距县城25千米。辖1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001_坂东居委会、~201_湖头村、~202_鹿角村、~203_朱厝村、~204_坂中村、~205_坂东村、~206_溪西村、~207_坜埔村、~208_旗峰村、~209_楼下村、~210_文定村、~211_下洋村、~212_杨坂村、~213_李坂村、~214_坂西村、~215_塘坂村、~216_新壶村、~217_林田村、~218_前埔村、~219_车墘村、~220_墘上村、~221_仁溪村、~222_洪安村、~223_贝兰村、~224_限头村、~225_仙下村、~226_秋峰村、~227_溪峰村。
塔庄镇面积73.3平方千米人口24687人(2004年)代码350124107
位于闽清县南部,东与永太红星、盘谷交界,南与省璜镇接壤,北与坂东镇毗邻。辖1个居委会、24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001_塔庄居委会、~201_塔庄村、~202_茶口村、~203_上汾村、~204_荷峰村、~205_坂尾村、~206_梅寮村、~207_炉溪村、~208_南墘村、~209_甲洋村、~210_饭洋村、~211_龙池村、~212_溪东村、~213_莲宅村、~214_梅坪村、~215_林洞村、~216_高峰村、~217_黎家村、~218_斜洋村、~219_下庄村、~220_坪街村、~221_玉台村、~222_秀环村、~223_坪洋村、~224_秀洋村。
省璜镇面积116.7平方千米人口19302人(2004年)代码350124108
位于闽清县西南边陲,距县城43千米。辖1个居委会、26个行政村:~201_省璜村、~202_下坂村、~203_山边村、~204_建功村、~205_和平村、~206_上云村、~207_王洋村、~208_官洋村、~209_太源村、~210_炉前村、~211_横溪村、~212_谷洋村、~213_谷口村、~214_佳垄村、~215_凤池村、~216_前峰村、~217_玉水村、~218_岭里村、~219_三新村、~220_塘下村、~221_良寨村、~222_际峰村、~223_柴岭村、~224_省汾村、~225_洋里村、~226_璜兰村。
雄江镇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6359人(2004年)代码350124109
位于闽清西北部,是水口库区的重点乡镇。辖1个居委会、12个行政村:~001_大雄居委会、~201_梅雄村、~202_西山村、~203_芹洋村、~204_安岭村、~205_桥头村、~206_凤山村、~207_梅山村、~208_汤下村、~209_梅洋村、~210_梅台村、~211_尚坑村、~212_马池村。
东桥镇面积187.34平方千米人口2万多人(2004年)代码350124110
位于闽清县北部,距县城32千米,是水口水电厂所在地。东南面与闽候县洋里乡、小箬乡交界;北面与古田县接壤。辖22个行政村:~201_过洋村、~202_大溪村、~203_大箬村、~204_安仁溪村、~205_义由村、~206_山限村、~207_溪芝村、~208_湖洋村、~209_朱山村、~210_黄坪村、~211_官圳村、~212_刘山村、~213_北洋村、~214_南坑村、~215_溪沙村、~216_新桥村、~217_黄土岭村、~218_村后村、~219_高港村、~220_竹岭村、~221_坪溪村、~222_下宅村。
云龙乡面积57.1平方千米人口1.0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200
位于闽清县东南部,距县城7千米。辖10个行政村:~201_后垄村、~202_台鼎村、~203_潭口村、~204_官庄村、~205_云中村、~206_台埔村、~207_际上村、~208_际下村、~209_柿兜村、~210_竹柄村。
上莲乡代码350124201
2004年7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4]243号)批复同意撤销闽清县后佳乡、佳头乡并入上莲乡。全乡辖上莲、溪坪、新村、莲埔、上寨、田溪、石漏、下丰、上丰、佳头、大土乾、街中、福星、佳洋、卑溪、林中、顶洋、樟里18个行政村。乡政府驻上莲村。
附:原上莲乡(代码350124201)位于闽清县西南部,与永泰县交界,距县城39千米。面积63.74平方千米,人口8179人(2004年)。辖9个行政村:~201_上莲村、~202_溪坪村、~203_新村村、~204_莲埔村、~205_上寨村、~206_田溪村、~207_石漏村、~208_上丰村、~209_下丰村。
附:原佳头乡(代码350124202)位于闽清县西南部,距县城45千米,海拔500米。面积13平方千米,人口1132人(2004年)。辖2个行政村:~201_佳头村、~202_大墘村。2004年,撤销佳头乡并入上莲乡。
附:原后佳乡(代码350124203)位于闽清县西南部,南北与永泰、尤溪相毗邻。面积49.9平方千米,人口3642人(2004年)。辖7个行政村,18个自然村:~201_街中村、~202_福里村、~203_佳洋村、~204_林中村、~205_卑溪村、~206_顶洋村、~207_樟里村。2004年,撤销后佳乡并入上莲乡。
三溪乡面积47平方千米代码350124204
位于闽清县东南部,东邻闽侯县、南连永泰县、西接坂东镇、北靠云龙乡,距县城30千米,距福州80千米。辖12个行政村:~201_三溪村、~202_前光村、~203_佳垄里村、~204_溪柄村、~205_新丰村、~206_鼓舞村、~207_宝溪村、~208_山墩村、~209_前坪村、~210_洋坊村、~211_上洋村、~212_溪源村。
桔林乡面积103.2平方千米人口7119人(2004年)代码350124205
位于闽清县西北部,与古田县毗邻。辖13个行政村:~201_四宝村、~202_后洋村、~203_伴岭村、~204_高洋村、~205_新光村、~206_宝湖村、~207_汤兜村、~208_桔林村、~209_尚德村、~210_关山村、~211_锡洋村、~212_温汤村、~213_槐林村。
下祝乡面积86平方千米人口2.08万人(2004年)代码350124206
位于闽清县西北部,平均海拔820米。辖22个行政村:~201_下祝村、~202_后峰村、~203_兰口村、~204_尾厝村、~205_长新村、~206_堡顶村、~207_池楼村、~208_箬洋村、~209_翁头山村、~210_梧洋村、~211_罗山村、~212_后岭村、~213_洋头村、~214_洋尾村、~215_过山洋村、~216_三洋村、~217_前洋村、~218_源溪村、~219_洋边村、~220_渡塘村、~221_汶洋村、~222_邹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