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
一、东汉末年武将

张卫,生卒年不详,东汉末年汉宁太守张鲁之弟。
历史传记
汉宁太守张鲁弟。建安二十年(215),太祖乃自散关出武都征之,至阳平关。鲁欲举汉中降,其弟卫不肯,率众数万人拒关坚守。太祖攻破之,遂入蜀。初,鲁遣五官掾降,弟卫横山筑阳平城以拒,王师不得进。鲁走巴中。军粮尽,太祖将还。西曹掾东郡郭谌曰:“不可。鲁已降,留使既未反,卫虽不同,偏携可攻。县军深入,以进必克,退必不免。”太祖疑之。夜有野麋数千突坏卫营,军大惊。夜,高祚等误与卫众遇,祚等多鸣鼓角会众。卫惧,以为大军见掩,遂降。
演义传记
张鲁的弟弟。曹操征伐张鲁时,张卫被许褚斩杀。
二、漫画家

著名漫画家,中国新闻漫画研究会理事,湖南省美术家协会漫画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持全省漫画日常工作,担任全省漫画展览、大赛主评委,并被聘任为中央电视台全国环境漫画大赛评委,上海电影艺术学院“国际漫画竞赛大奖――首届中国漫画家十大精品奖”评审团评委等全国漫画评选的评委。
张卫至今发表了5000多幅漫画作品,多次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漫画》、南方日报等主流媒体举办的漫画比赛中获得金奖银奖,在全国各类漫画大赛中获奖100多次,有多幅漫画在第十届全国美展和第二届中国漫画大展等全国最高规格美术、漫画展中入选,并有100多幅作品在国外举办的国际漫画大赛中入选或获奖。
张卫是央视国际网站漫画专版首批6个漫画家之一,擅长环保漫画创作,因“环境漫画启示天下”而入选亚太环境保护协会“中华当代环保名流2005口碑金榜”。
张卫现任湖南省衡阳市公安局政治部宣传科长、公安部《中国警务报道》衡阳记者分站站长,一级警督。
三、江苏美术教育网执行主编1971年11月生于江苏海安,1994年毕业于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2002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美术教育网执行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网副主编、《美术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中国画家》杂志编委、《画坛》杂志栏目主持人、江苏省海安书画院秘书长.数十件作品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大展并获奖.作品曾赴美国、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意大利、比利时、法国等国及港台地区展出.2002年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花花世界--张卫水墨艺术展",作品多次参加荣宝艺术品拍卖公司、太平洋拍卖公司拍卖并由中国画研究院、《美术报》社、澳洲中国美术馆、香港东方艺术中心等机构及国际友人收藏.作品入编《当代中国工笔画》、《水墨潮--2004当代国画家文献》、《新艺术的后援--生于七十年代的艺术家》、《今日中国美术》等大型画册,并在《国画家》、《江苏画刊》、《美术界》、《艺苑》、《东方美术》、《书画艺术》、《中国画家》、《艺术探索》、《艺术界》、《艺术状态》、《美术报》等专业报刊发表.主要作品:“凝云系列”、“水墨静物系列”、“笑傲江湖系列”、“花花世界系列”、“逍遥游系列”等。

四、上海市胸科医院医师
男,上海市胸科医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二医大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
简历及培训经历:
1982年毕业于西安医科大学
1983—至今 胸科医院从事心血管外科工作
1993.12-1998.11 副主任医师(破格晋升)
1997年底 首批进入上海市卫生系统跨世纪学科带头人“百人计划”行列
1998.2-1999.2 台湾振兴医学中心进修
学术职务
1.中华医学会上海胸心血管外科学会青年委员
2.《中华实用医药杂志》常务编委
3.《西北医学教育》编委
发表论文
发表论文20篇,参加编写专著3部,发表综述和译文5篇
获奖情况
1993年被评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
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医务职工“三学状元”
1997年获上海市第六届“银蛇奖”三等奖
1998年获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三等奖
2002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医生特长:心脏瓣膜疾病的外科治疗,包括风湿性先天性和退行性;能够开展各类心脏瓣膜置换特别是能够开展二尖瓣和三尖瓣的成形手术;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特别是心脏复杂畸形的纠治;胸部大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特别是对升主动脉瘤和降主动脉瘤,对弓部主动脉瘤的治疗也有一定经验;冠心病的外科治疗包括不停跳下微创冠脉“搭桥”和体外循环下停跳“搭桥”;终末期心脏
五、北京大学博士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生育健康研究所”博士后。在某著名医学院校从事医学教学多年,多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后在某国家重点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科研成果斐然,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卫生研究》、《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杂志》、《中国生育健康杂志》、《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张卫博士对医师资格考试--预防医学部分有极为深入的研究,讲课通俗易懂、思路新颖、体系清晰,深受广大学员好评。
六、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别于 1982 年在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获无线电物理学士学位, 1988 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从 1982 年开始一直在计算机系从事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91 年至 1993 年曾赴德国,参加欧共体“ DECT 网络一致性测试研究”项目。 2000 年受聘为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 2002 年受聘为教育部教师教育信息化专家组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
计算机网络和通信技术
网络应用和管理
网络组播技术
网络协议的一致性测试
网络教学技术
传感网技术
近期发表的论文
基于可靠多播的交互式远程教学环境的研究和框架设计,计算机工程 2001年08期
IPSec在Mobile-IP中的应用,上海理工大学学报 2002年01期
IPv6的路由新特性及其过渡方法,计算机工程 2002年05期
基于CDO的Exchange Server服务器端规则的实现,计算机应用 2002年05期
Win2000网络中Kerberos的应用,计算机工程 2002年10期
P2P网络移动Peer的JXME平台的研究和实现,计算机应用 2003年06期
基于层次结构的可靠组播协议的改进,计算机应用 2003年S2期
基于MPLS域的PIM-SM组播协议的设计与仿真,计算机应用,2004-9
域间组播协议的比较研究,甘肃科学学报,2004-4
P2P网络Peer访问Web Service的研究和实现,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4-5
基于NS的MPLS模拟器(MNS)组播扩展,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04-9
指定信源域间组播SSM的研究,微机发展,2004-11
一个单源的应用层组播协议的设计和实现,计算机应用,2005-2
小设备IPv4/IPv6双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应用,2005-12
LCNA设备中IPSec的分析与实现,计算机应用,2005增刊
在小设备上实现ICMPv6/NDP协议的分析,计算机应用,2005-8
GROUP: a Grid-clustering Routing Protoco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EEE proceedings of WiCOM2006 (EI).[PDF]
出版译著
计算机网络工程(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局域网组网理论和实践(著),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0
计算机网络原理(著),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2
TCP/IP 客户服务器编程与应用(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09
实用 Internet 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6 年 7 月
Internet 与 Intranet 应用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9 年 6 月
计算机网络基础教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6 月
教学
现代计算机网络(研究生)
组播技术讨论班(研究生)
计算机网络工程(本科生)
获奖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CYJ_J 语言教学系统,证书号: 953023
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存折打印机技术开发和国产化,证书号: 963075
上海市优秀产学研工程项目二等奖:存折打印机技术开发与规模生产,证书编号: 97- 产 -13
上海市优秀新产品二等奖: PR50 存折打印机技术开发和国产化
七、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官员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卫
工作分工:负责机关常务工作,分管办公室、机关党办、税收科研所、中税报记者站,联系省税务学会。
八、湖南美术出版社油画家(1956-)山东人。1982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在湖南美术出版社任职。现居北京。
主要出版(1998-):
《世界当代艺术大师丛书》、《世界当代艺术家画库》、《当代艺术批评丛书》、《影像阅读丛书》
主要展览:
中国感觉(2001,长沙)、重新洗牌——以水墨的名义(2001,深圳)、艺术时代(2002,上海)、中国艺术三年展(2002,广州)、国际水墨双年展(2003,深圳)、艺术拼图(2003,日本)、废墟(2005,美国)、城市皮肤(2005,澳门)、超验的中国(2006,北京)、文本故事(2006,北京)。
主要作品(1985-)
:《蚂蚁日记》(长篇小说1985-1995)、《彩色》(长篇小说1987-1993)、《山水》(长篇小说1995)、《红色系列》(平面设计1982-1992)、《东方针对西方:VS系列》(多媒体艺术作品 1998-)、《盗版》(超文本小说)
获奖记录:
第二届全国设计展览银奖(1986,北京)、首届中国平面设计大奖赛金奖(1990,北京)。公共收藏: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深圳雕塑院、澳门艺文馆、广州艺博院、深圳美术馆。
电影编导(2002-2004):《夜宴》(电影编导2002-2004)
九、央视制片人工作简历:
2002年4月任中国电视体育奖节目制片人
2001年9月-2002年 3月,任2001年度中国电视体育奖组委会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评选活动策划,颁奖盛典策划兼导演。2000年9月任悉尼奥运会报道大型直播节目《悉尼猜想》导演
1999年1月-4月任全国体育解说员大赛策划兼总导演
1998年6-7月中央电视台法国世界杯报道组成员
1997年到中央电视台体育节目中心任谈话节目《体育沙龙》编导
1995年6月-1996年底任中央电视台派驻美国有线电视(CNN)协调员
1995年3月-5月任中国人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活动策划兼电视报道组组长
1993年5月-12月任《东方时空》《焦点时刻》栏目组编导
1991年-1995年任《新闻联播》国际新闻编辑
1991年7月,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毕业论文为《体育电视及其社会价值》(英语)
十、江苏画家1971年11月生于江苏海安。1994年毕业于南通师范学院美术系、2002年结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美术教育网执行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少儿美术网副主编、《美术教育研究》常务副主编、《中国画家》杂志编委、《画坛》杂志栏目主持人、江苏省海安书画院秘书长,数十件作品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大展并获奖、作品曾赴美国、日本、新加波、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意大利、比利时、法国等国及港台地区展出、2002年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在江苏省美术馆举办“花花世界--张卫水墨艺术展”、作品多次参加荣宝艺术品拍卖公司、太平洋拍卖公司拍卖并由中国画研究院、《美术报》社、澳洲中国美术馆、香港东方艺术中心等机构及国际友人收藏、作品入编《当代中国工笔画》、《水墨潮--2004当代国画家文献》、《新艺术的后援--生于七十年代的艺术家》、《今日中国美术》等大型画册,并在《国画家》、《江苏画刊》、《美术界》、《艺苑》、《东方美术》、《书画艺术》、《中国画家》、《艺术探索》、《艺术界》、《艺术状态》、《美术报》等专业报刊发表,主要作品:“凝云系列”、“水墨静物系列”、“笑傲江湖系列”、“花花世界系列”、“逍遥游系列”等。
十一、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系教授张卫
教授,博士生导师
简介:
1999年5月-今,复旦大学微电子学系教授
2001年2月-2002年5月,德国开姆尼茨技术大学访问学者(洪堡基金)
1997年5月-1999年4月,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
1995年6月-1997年4月,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博士后
1991年9月-1995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博士研究生
1988年9月-1991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硕士研究生
1984年9月-1988年7月,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本科生
l 自1995年以来主持和参加了“863”高技术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骨干教师资助计划等10个项目的研究工作。
l 1999年5月担任第1届亚洲化学气相淀积国际学术会议主席,是2001年5月在韩国举行的第2届亚洲化学气相淀积国际学术会议顾问委员会成员,2000年担任国际学术期刊Thin Solid Films(Elsevier出版)的Guest Editor。自1997年以来是科学通报,Chinese Physics Letters, 电子学报,Thin Solid Films等期刊的审稿人。
l 1999年获得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上海市优秀博士后和复旦大学复华奖等。
l 自1991年以来发表学术论文121篇,其中包括SCI和EI收录论文60余篇,出版著作1部(第2作者),2002年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
研究方向:
l 亚100纳米器件先进高k栅介质;
l ULSI中低介电常数介质和铜互连;
l 微电子材料与工艺,薄膜技术,半导体器件;
l 原子层化学气相淀积(ALCVD);
l 低压气相生长金刚石薄膜;
十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CCTV-6《中国电影报道》制片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
专著:
《电影观众学》(与人合著)电影出版社出版
发表论文:
《中国电影与中国文化》、
《现代电影观念与观众接受心理》、
《纪实美学与电影艺术家的个性放射》
《后结构主义与中国电影的阐释冲突》
《电影的叙事与观众的接受》
《新时期中国电影的探索创新》
《电影与文学的交叉点与分歧点》
《以电影的方式忠于原著》等五十多篇论文,其中《新时期大众观影心理变迁》获金鸡百花电影界优秀学术论文奖
主编:
《当代电影美学》、《当代电影理论文选》
十三、暨南大学教授男,1959年1月在安徽合肥出生,祖籍山西高平。1982年1月在合肥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学士学位。1986年7月至87年7月在英国设菲尔德大学机械工程系进修。1991年9月至94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学专业毕业并获工学博士学位。1997年6月至99年6月获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资助赴日做博士后研究。现为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力学教研室主任。
曾获西安交通大学唐照千优秀博士论文奖(1995)及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奖励(1997-1999)。
科研成果:
主要科研工作有:主持完成了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新型高分子阻尼材料在结构振动控制中的应用;主持完成了教育部留学归国人员科研项目:基于有机硅的粘弹性阻尼材料热粘弹性研究;主持完成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科研项目:应用新型粘弹性阻尼材料进行转子-轴承系统振动被动控制;作为主持人之一或“共同研究者”完成了国际合作项目:应用新型粘弹性材料降低机械系统的非线性振动及冲击;高分子材料的分数导数本构模型与其微观结构的关系(日本学术振兴会)等。作为主持人或主要研究者完成了多项横向科研课题,如:应用新型粘弹性材料研究烟草机械的减振降噪,人齿力学行为的三维有限元仿真研究,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强度、稳定性校核计算,增程抽油井受力分析计算,北江大堤西南镇险段护岸工程后评估,海南某油码头108m大跨下承式钢拱桥静、动态性能研究等。
主要发表论文:
发表科技论文近40篇,主要论文发表在“力学学报(中、英文版)”、“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英国)”、“JSME International Journal(日本)”、“机械工程学报”、“振动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或核心期刊上。多次赴多国出席国际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十四、华南师范大学教授男,博士,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参编《教育社会心理学》一书于1997年获得了“广东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论文“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独立)获2005年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主持了十余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和省级科研项目。目前在研项目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青少年暴力行为及其心理机制研究”。
研究兴趣主要有:青少年问题与心理健康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认知发展与教育。
张卫教授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学风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在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通过从小事情和各个细节,对学生进行培养,塑造其严谨认真的精神、一丝不苟的负责态度、追求卓越的作风;并且鼓励学生拓展思路,使学术研究与社会需求紧密联系起来。
科研项目
1、主持并完成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九五”规划重点项目“学习双机制理论与教学实验研究”(1997-2000)
2、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前我国青少年的成长压力及其心理应对研究”(2002-2004)
3、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社会转型时期青少年的成长压力及其应对策略研究”(2002-2004)
4、主持并完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儿童青少年抑制能力的发展与培养”(2002-2004)
5、主持并完成广东高校人文社科项目“儿童青少年心理抑制特点及其促进研究”(2001-2003)
6、主持并完成广东省教育厅专项项目“广东省中小学课程改革方案”子课题“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心理学基础研究”(2000)
7、主持并完成华南师范大学社科项目“系列位置内隐学习机制研究”(1999-2000)
8、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重点课题“全球化背景下当代我国青少年心理特点、问题与对策研究”(2003-2007)
9、主持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项目“行为和认知抑制的发展与脑机制研究”(2004-2006)
10、主持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项目“发展心理学网络课程”(2004-2005)
11、主持中国教育工委广东省委委托项目“高校教师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及其应对方式”(2005-2006)
12、主持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青少年暴力行为及其心理机制研究”(2005-2007)
主要学术论文
1、张卫, 莫雷, 许尚侠, 王穗苹. (2002).不同负载条件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影响,《心理学报》(CSSCI),34,5,480-486(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
2、张卫, (2000), 序列位置内隐学习产生机制的实验研究, 心理学报(CSSCI),34,4,374-380
3、聂衍刚, 张卫, 彭以松, 丁莉. (2007)青少年自我意识的功能结构及测评的研究. 心理科学(CSSCI),30,2,411-414
4、张卫, 唐丹, 岳颂华(2003)当代西方青少年研究趋势探析. 心理科学(CSSCI),26,3,529-530(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2003.9)
5、张卫. (2002).序列长度和统计结构对序列位置内隐学习的影响. 心理科学(CSSCI), 25,4,485-487
6、张卫, 林崇德. (2001). 抑制及其发展研究, 心理科学(CSSCI), 24,4,458-461
7、张卫. (2001).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CSSCI),19,1,56-63
8、陈竞秀, 张卫, 姜薇薇, 林诚彦. (2006).美国学校暴力干预方案评析. 比较教育研究(CSSCI),2,29-32
9、张卫, 王穗苹, 杨宁. (2001)当代西方国家早期教育方案之比较. 比较教育研究(CSSCI),6,11-15
10、岳颂华, 张卫, 黄红清, 李董平. (2006).青少年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 心理发展与教育(CSSCI),3,93-98
11、朱祖德, 王静琼, 张卫, 叶青青. (2005)大学生自主学习量表的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CSSCI),3,60-65
12、潘绮敏, 张卫.( 2004)青少年心目中的理想父母形象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CSSCI),3,27-31
13、聂衍刚, 郑雪, 张卫. (2004).中学生学习适应性状况的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CSSCI),1,23-28
14、黄红清, 张卫. (2003).指向性遗忘中认知抑制能力的发展. 心理发展与教育(CSSCI),1,44-48
15、张卫, 林崇德, 认知发展的后信息加工观. (2002).心理发展与教育(CSSCI),1,86-91
16、张秋艳, 张卫, 岳颂华, 王才康. (2004)中学生情绪智力与应对方式关系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CSSCI),18,8,544-546,543
17、王穗苹, 陈新葵, 张卫. (2003).动态测验:当代智力测验的新进展. 教育理论与实践(CSSCI),11,50-53
18、邱秀芳, 张卫, 姚杜鹃. (2007).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其关系研究.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3,123-129
19、甄霜菊, 吴慧明, 张卫. (2007).澳门青少年的网络依赖与社会性发展研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24-128
20、张卫, 李利, 甄霜菊. (2006).论心理素质提高与和谐社会建设.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6,144-147
21、张卫, 潘绮敏. (2004).青少年暴力及其预防.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5,90-103
22、李婧洁, 聂衍刚, 张卫. (2004).媒体与青少年暴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5,110-116
23、潘绮敏, 张卫, 朱祖德. (2004).论全球化与青少年同一性的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2,114-160
24、张卫, 黄红清, 黄时华. (2003).抑制机制发展: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视野.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6,98-102(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2004.2)
25、张卫, 林崇德. (2002).儿童发展的新皮亚杰理论.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96-103
26、张卫, 张兴贵. (2001).论现代心理学与中小学课程改革.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4,94-100
27、吴慧明, 张卫, 甄霜菊. (2006).澳门青少年网络使用与依赖研究. 澳门理工学院学报(CSSCI),2,
28、闻人王冠, 张卫, 吴列坚. (2004).澳门曾辍学职培生心理与行为特点研究,澳门理工学院学报(CSSCI),2,
29、陈立民, 张卫, 张霞. (2007).品行障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中国特殊教育(CSSCI),
30、王静琼, 张卫, 朱祖德. (2007).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其培养.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CSSCI),1,196-199
31、姜微微, 李治民, 张卫. (2007).自愿戒毒患者MMPI个性调查及其因子分析结果.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CSSCI),2,
32、陈立民, 张卫, 姚杜鹃, 徐明惠. (2007).西方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干预研究评析.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CSSCI),6,522-526
33、潘绮敏, 张卫. (2007).青少年攻击性问卷的编制. 心理与行为研究(CSSCI),1,41-46
34、聂衍刚, 蔡笑岳, 张卫. (2005).初一学生人格特征、学习适应性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 心理与行为研究(CSSCI),3,2,134-138
35、王穗苹, 莫雷, 张卫. (2004) 当前我国阅读心理与阅读教学研究进展. 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编. 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进展(CSSCI). 新疆人民出版社,
36、张卫, 刘葵, 庞子锋. 1994 () 不同联想等级语词的启动效应及其发展研究. 心理学报(CSSCI),1,35-43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 1994.7)
37、张卫, 王穗苹. (1998).西方心理测验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心理科学(CSSCI),4,556-557
38、张卫. (1996).5—13岁儿童父母权威认知的发展研究. 心理科学(CSSCI),2,101-104,109,128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 1996.5)
39、王穗苹, 张卫, 莫雷. (1997).学习潜能评估:一种动态的智力观. 心理科学(CSSCI),4,347-351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 1997.10)
40、余冰, 张卫. (1992).8—16岁全盲儿童的动觉研究. 心理科学(CSSCI),5,24-27,67(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 1992.10)
41、张卫, 郭淑斌, 王穗苹. (1999).论发展不成熟及其价值.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CSSCI),4,70-81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 2000.2)
42、张卫, 沈家鲜. (1998).弱智儿童的职业兴趣初探. 全国特殊教育研究会编培智学校教学文萃(CSSCI), 人民教育出版社
43、张卫, 徐涛, 王穗苹. (1998).我国6-14岁儿童对道德与社会习俗规则的区分与认知. 心理发展与教育(CSSCI),1,21-25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 1998.6)
44、张卫, 王穗苹. (1995).我国儿童对权威特征的认知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CSSCI),3,24-27
45、万云英, 王晓非, 张卫. (1990).主题句对儿童独立阅读理解和概括中心思想影响的实验研究. 心理发展与教育(CSSCI),4,203-208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 1991.5)
46、张卫. (1994).关于儿童对权威认知发展的研究. 心理学动态(CSSCI),2,2,45-48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1994,3)
47、张卫. (1999).问题解决中的内隐认知. 心理学动态(CSSCI),7,2,7-12
48、张卫. (1999). 问题解决中的内隐认知. 心理学探新(CSSCI),4,
49、张卫, 郭淑斌. (1997).问题解决的类比迁移.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6,59-64 (《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 1998.2)
50、王穗苹、张卫:广州地区研究生价值观初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1997增刊
51、张卫. (1996).毕生发展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4,35-40 (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1996,10 )
52、张卫, 沈家鲜. (1994).认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1,92-97,103
53、王穗苹, 莫雷, 张卫. (1997).当代智力测验的进展及特点.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CSSCI),6,69-73,78
54、张卫, 莫雷. (1997).科学与实用:普通心理学教学改革基本原则. 高教研究(CSSCI),2,
55、张卫. (1992).论精神分析治疗的历史发展及其价值, 高教研究增刊(CSSCI)
国际会议报告
1、Wei Zhang , Songhua Yue, Zhineng Li, Yangang Nie:Stress of Adolescent: Data from Two Chinese Societies,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Beijing, 2004
2、Siu-Lam Tang, Kit-Ying Chan, Husan-Chih Chen, Wei Zhang, Lei Mo: Conditional and Free Naming of Pictures and Words in Chinese, 28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sychology, Beijing, 2004
3、Zhang Wei, Mo Lei, Wang Suiping: Jean Piaget in China, 纪念皮亚杰国际发展心理学会议论文集,日内瓦大学,1996
4、Zhang Wei, Shen Jiaxian: Developmental Study on Parental Authority Cognition of 5-13 Year-old Children, International Society Study of Behavior Development Beijing Workshop, Beijing,1994
学术著作
1. 莫雷、张卫:《青少年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2. 莫雷、任旭明、张卫、王穗苹:《中小学心理教育基本原理》,暨南大学出版社,1997
3. 沈家鲜主编,李雅林、张卫副主编:《儿童认知发展研究》,广州出版社,1995
4. 程利国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参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7
5. 莫雷主编:《青少年教育心理学》(参编),马来西亚董总出版局,1997
6. 王锭城主编:《教育社会心理学》(参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7. 莫雷主编,何先友、张卫、佐斌、戴健林副主编:《20世纪心理学名家名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8. 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参编),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9. 莫雷主编,张卫、葛明贵副主编:《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0. 莫雷、张卫等著:《学习心理研究》,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十五、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性别:女
出生年月:1957-10-12
文化程度:硕士
学位:硕士学位
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华麻醉学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河南省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 郑州市麻醉学会委员,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主任。研究方向:老年病人麻醉。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篇,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3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