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工祠
杜工祠 位于 湖南耒阳 市一中内, 唐哀帝天佑四年(907年),耒阳知县朱昂立杜陵书院,于墓前建杜公祠,为四合院封山式,正中明堂设木质雕像,各祭文碑刻环刻于石栏上,东西栋有房子10余间,供祭祀与守墓用。墓前立有1940年湖南省主席薛岳重修杜公墓碑。1956年7月,湖南省人民委员会确定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7年,杜甫像和所有碑刻全被造反派毁弃。1975年,耒阳一中扩建校舍,将杜公祠主殿及东侧房子拆除,仅存有西侧和后栋八间危房,1992年由市一中依原样重新建西栋创杜甫陈列室,2002年9月立青铜杜甫塑像于墓碑前。
耒阳作家朱文科题<杜工部


祠>曰:
耒水河畔
我走进又一个八月
走进公元七七零年深处
夕阳向晚 蓝天远去
有秋风自长安吹来
都说聂县令几斤牛肉
要了老杜的命
天泛洪水 几句遗诗
遥遥卷飞
一个大庇天下寒的梦
小舟是急流中的败叶
你是僵在叶上吐诗未尽的蚕
此刻 想那年长的蔡伦
还有凝固的大唐
也听到了
四面楼群拔节的声音
杜甫墓在湖南有两处:一处在耒阳市城内原杜陵书院(今耒阳市一中内)内。圆形 墓冢高1.5米,径3米。正面嵌一横碑刻“唐工部杜公墓”,落款为宋景定四年(公元1263 年)县令王和。附近尚有杜陵桥、杜公祠等纪念性建筑。 《旧唐书·杜甫传》云:“甫客耒阳,游岳庙,大水剧至,涉旬不得食。县令 具舟迎之,令尝牛炙白酒,甫饮过多,一夕而卒。”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耒 阳县志·邱墓》说: 有谓公卒于岳阳旅殡之者;有谓其孙嗣业迁葬,元微之为志,韩文公向空墓而吊其故址者。纷纷诸说,未有定论。遂使前贤竟无墓所,皆不考古者之过也。按公流落剑南依严武,武表公为工部员外郎;及武卒,蜀乱,公避移夔州。大历三年下峡至荆南,氵斥沅湘以登衡山,因 侨居耒阳。聂令礼为上宾,公有谢聂令诗,此大历中时也。韩文公上疏论宫闱,因迁谪过耒阳,此贞元中时也。夫大历至贞元仅三十余年耳,父老犹目击其事。当日内宫左迁,外官尊之若神明,岂有公不葬城北而敢引文公至墓所,有“今春偶客耒阳路,凄惨去寻江上墓”之句乎?又云有元微之墓志,微之名稹,元和元年对策第一,其名始显。文公在贞元中致吊,而云已迁葬,吊其故冢,尤谬之甚者也。且当日具文申详题达在案,岁支正供,春秋二祭,必非无据,至今仍之。则公之卒于耒、葬于耒,无疑矣。
吊杜工部坟
…唐五代…齐己
鹏翅蹋于斯,
明君知不知;
域中诗价大,
荒外土坟卑。
瘴鱼无时滴,
蛮风有穴吹;
唯应李太白,
魂魄往来疲。
次耒阳作
…唐五代…齐己
绕岳复沿湘,
衡阳又耒阳;
不堪思北客,
从此入南荒。
旦夕多猿狖,
淹留少雪霜;
因经杜公墓,
惆怅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