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4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

作者:陈顺馨

ISBN:10位[7301120958]13位[9787301120958]

出版社:北京大学

出版日期:2007-05

定价:¥26.00元

内容提要本书主要收录了作者1990—2000年这十年间在女性主义批评和研究上的成果,包括针对中国当代“十七年”小说叙事话语与性别的关系做出的系统分析、就个别作家/导演如曹禺、赵树理、丁西林、凌淑华、王安忆、张元等的作品所做的文本解构、女性主义理论与批评介入当代文化与社会的可能性等。本书第一版在1995出版后,一直成为关注女性主义批评的学者、研究生和大学生的重要参考书目。本书增订本把作者在后五年发表的重要文章补充进去,对于当前的女性主义研究与讨论,仍然具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陈顺馨,原籍广东番禺,1954年11月出生于香港。1989—1995年间在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及博士学位,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毕业后,于1996年返回香港,在岭南大学从事教研工作至今,现为文化研究系助理教授。个人学术专著除了本书外,还包括《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接受与转化》、《1962:夹缝中的生存》,与人合译《妇女与中国现代性》和合编《妇女、国家与女性主义》;创作包括《正值银杏生辉一记北大》一书及其他散文近年发表的论文涉及文化研究与女性主义、年长妇女与广告、日常生活政治等方面的内容。

目录序一

序二

前言女性主义批评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第一编当代“十七年”小说叙事话语与性别

1叙事话语与性别的理论与研究

2叙述、权威与性别

3视点中的性别倾向

4女英雄形象与男性修辞

5总结:“十七年”小说的性别话语特质和含义

第二编女性主义批评的实践

1“夏娃”与“圣母”的祭献

——曹禺戏剧中的女性

2“恶婆娘”与“好女儿”

——赵树理笔下的农村妇女

3两性写作与女性在文本中的命运

——从凌叔华的《酒后》到丁西林的《酒后》

4一种反控制的叙述

——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

5女性觉醒与姊妹情谊的疑虑

——王安忆《弟兄们》的叙事

6论述中的“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批评在90年代中国内地的实践述评

7从“不”到“是”

——阅读《过年回家》

8强暴、战争与民族主义

第三编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与现象阐释

1当代西方文艺理论走向与文学史观念的变迁

2文学与宗教关系的三层次

3反思、建构与解构

——论史铁生的精神历程

4老树的沉思与对话

——批评家黄子平的批评意识

5从“作者~作用”看“文革”中浩然的样板小说

6当代诗歌“戏剧化”现象

附录一女性的回应

附录二一份迟来的缘分

——我如何走上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之路

附录三从性别再认到女性主义立场

参考书目

人名索引

后记

增订版后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