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微

1.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女,1963年10月出生于北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教育背景 :
1993年9月-1996年7月 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 经济学博士
1989年2月-1990年1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英语中心 进修高级经济英语
1981年9月-1985年7月 北京经济学院物资管理工程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5年2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副所长 研究员
2003年3月-2005年1月 中国发展出版社副总编
2001年1月-8月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经济部顾问,并在其总部巴黎工作
1996年-2003年3月 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市场流通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1996年4月-6月 作为《中国与欧洲连锁商业发展比较研究》课题中方主持人,前往荷兰鹿特丹Erasmus大学作访问研究
1987年-1993年 北京物资学院管理工程系 讲师 国外物资管理教研室主任 主要从事物流、市场营销、专业英语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1985年8月-1987年2月 北京市建筑材料供应总公司,任统计及办事员。
重要荣誉与社会兼职:
1993年 参与国家科委、物资部重点课题《城市配送系统与物资流通社会化》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物资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2000年 参与《国企改革攻坚15题》获第九届(2000年度)孙冶方经济科学论文奖
2001年 参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课题荣获中国发展研究奖一等奖
2002年 主笔《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课题研究报告获宝供物流奖励基金理论创新二等奖
主要著作
1.专著:《商品流通网络――机理、历史与模型》,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2.合著:《商品分销网络――走向成功的金钥匙》,中国商业出版社1997年3月出版, 合作者:任兴洲
3.合著:《技术市场》,人民出版社1994年7月出版,合作者:陈春平
4.主编:《住房制度改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
5.译著:《物流前沿-实践、创新与前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6.译著:《期权市场运作》,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7.政策研究报告:《加快信用制度建设,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消费信贷发展的政策建议》、《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选择》、《中国市场发育的基本特征及存在问题》、《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国际经验与制度借鉴》等30余篇
8.论文:《物流与配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跨国采购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渠道选择与分销策略》、《流通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流通体制改革与消费需求增长》等50余篇
9.译文:《从物流入手提升企业价值》、《物流的创新战略》、《股票市场与信息披露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等30余篇
10.在国内外发表英文论文和研究报告11篇,其中2001年参与OECD大型研究项目《加入WTO:中国面临的政策挑战(China in the World Economy, The Domestic Policy Challenges)》的研究工作,提交了《加入WTO:中国流通业的前景与政策取向》和《中国: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现状和存在问题》两篇研究报告(英文)。两篇研究报告已由OECD出版分别以英文、法文及中文出版。
主持和参与的重要研究课题
2001年-2002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青年基金《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与物流产业发展趋势》,课题主持人
1998-2000年 国家社科基金《新时期消费结构变化趋势与消费政策》,课题主持人
1996年1-6月 荷兰Keith Thurley基金会《中国-欧洲连锁商业发展比较研究》 中方负责人
2003年 商务部《全国商品市场体系发展规划纲要:2004-2010》, 总报告执笔
2001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前景与政策》,课题协调人及总报告执笔
2000年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综合评价》课题协调人及总报告执笔
2001年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战略研究》课题协调及总报告执笔
1999年 《中国家电市场调研》课题协调人及总撰稿
主要研究领域: 商品流通与市场 、价格理论与政策、物流与采购 、消费结构与消费政策
信用制度与政策 。
2.土豆网CEO福建福州人,视频分享网站土豆网的创始人及CEO。
曾就读于福州十一中,中学辍学后,外出留学。在创立土豆网之前,王微是德国贝塔斯曼集团总部的企业发展总监兼贝塔斯曼在线中国执行总裁。在此期间,王微负责贝塔斯曼集团在中国的战略策划以及贝塔斯曼在线中国的重组工作。
1997-2001年间,王微任职于美国休斯公司。任职业务开发经理期间,王微负责亚洲市场的卫星宽带及卫星电视业务。王微也参与了休斯在亚

洲的战略规划及并购。
在美国和法国居住了8年和1年后,王微自2002年起一直居住在上海。
王微拥有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枫丹白露,法国)的MBA学位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计算机硕士学位。
土豆网简介
土豆网创建于2005年4月,是一个播客网站,个人用户可以在土豆网上发布和共享视频,土豆网不提供盗版电影,音乐或者软件传播。
土豆网认为每个人都是生活的导演,戴上土豆面具,每个人都是明星。希望让你精心制作的节目有一个让最多的人看到的机会。
3.历史人物(南朝)[公元四一五年至四四三年]南朝宋画家,字景玄,一作景贤,琅邪临沂人。生于晋安帝义熙十一年,卒于宋文帝元喜二十年,年二十九岁。少好学,元不通览。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年十六,州举秀才。起家司徒祭酒,转主簿。除南平王铄右军谘议参军,微素无官情,称疾不就。仍除中书侍郎,又拟南琅邪、义兴太守,并固辞。江湛举为吏部郎,微不可,与何偃书,甚言尘外之适。常住门屋一间,寻书玩古,终日端坐,席皆生尘埃。惟坐处独净。弟僧谦遇疾,微躬自处治,以服药失度卒。微深自咎,发病不复自治,哀痛不已,四旬后亦卒。微著有文集十卷(《隋书志》及《两唐书志》)行于世。
4.历史人物(明朝)(1600-1647)字修微,小字王冠,称草衣道人,明末扬州人,江南名妓。王七岁丧父后流落青楼,先嫁茅元仪,又归许誉卿。
王微才情殊众,当时与柳如是齐名,钱谦益说:“今天下诗文衰熸,奎璧间光气黮然。草衣道人与吾家河东君,清文丽句,秀出西泠六桥之间。”黄宗羲亦说: “当是时,虞山有柳如是,云间有王修微,皆以唱随风雅闻于天下。”而“所与游,皆胜流名士”,因有“美人学士”之称。《玉镜阳秋》评王诗云:“结体清遥,如珠泪玉烟,无复近情凡采。早年与钟(惺)谭(元春)游,颇染其调,灭彼凿痕,登其雅构,直令季兰俊妪,掩袂而泣。”
王微一生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600-1623年之间。前期王微浪迹西湖,与名士初结交;1616年以前,王微常常“扁舟载书,往来吴会间”,因而“所与游,皆胜流名士”。所谓名士主要有汪然明、潘之恒、王晋公、董其昌等人。与汪然明的交往使王微逐渐为名士所知。
王微经常远游,“布袍竹杖,游历江楚。登大别山,眺黄鹤楼、鹦鹉洲诸胜,谒玄岳(武当山),登天柱峰,溯大江。”在游历中王微结识了很多士人,如在去庐山之前去拜访陈继儒、结识施子野。王微“将至匡山,问法憨大师,诣东佘别陈征君”,而陈继儒云“庚申(1620年)十一月二十二日,王修微从西子湖入云间,才子慕之,辐辏两涯之间。修微拂曙峭帆泖塔矣,因访眉道人于白石山寮,烧灯市酒,诗以外不暇及也”。王微在游匡庐时似乎有谭元春作伴。谭元春《王修微江州书到,意欲相访,书以尼之》有“诗巷卷还君暗省,莫携惭负上匡庐”之句。王微一生交游广泛,其中不乏当时文界的一流人物,如麻城王圯生、王德操、吴康侯、吴江刘锡名(虚受)、公安袁中道、俞彦直、薛更生、女士杨蜚卿,可能与之往来的还有吴兴瞿寄安,以及长洲隐士赵宧光。王微在与这些人的交往中扩大了知名度。
第二个阶段大约从1623-1647年逝世,这是王微的婚姻生活时期。1623至1626年王与杨宛共同陪伴茅止生在西湖闲居;1626以后与许誉卿共同生活。
茅止生,名元仪,《列朝诗集》载“止生好谈兵,通知古今用兵方略及九边阨塞要害,口陈手画,历历如指掌。东事急,慕古人毁家纾难,慨然欲以有为”。王端淑亦云:“止生侠骨凌云,肝肠似雪,虽历戎间,乃一功杜也。”王微离开茅止生的原因,具体不得而知。明姚旅《露书》卷四云:“后以止生视姬人杨宛厚于己,遂逸去,逸时匿其亲金七家三日。”不知具体原因是否如此,但杨宛与茅止生之间感情融洽则是事实。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茅)止生得宛叔,深赏其诗,序必称内子。”二人共事一夫,本属平常。但当时名妓对情的观念很重视,且婚后都得到殊遇。如钱谦益对柳如是恩宠有加;龚鼎孳称顾媚为亚妻;冒襄与董小宛情深意重。从当时名妓与文人的婚姻看,名妓能够容忍嫡妻的存在,但是不一定能容忍另外一个才情殊丽的同类女性。王微在诗词、才情、容貌上都是一时之选,自视甚高,所以尽管王微与杨宛二人感情很好,但王微与杨宛的性格都不能容忍二人共事一夫。王微有《近秋怀宛叔》诗云:
江流咽处似伤心,霜露未深芦花深。不是青衫工写怨,时见只有白头吟。
王微的后两句诗或许可以解释其离开茅止生的原因。“青衫写怨”与“白头吟”的典故的使用或可与“视姬人杨宛厚于己”之语有关。王微把它用在给杨宛的赠诗中,可推测茅止生与王微结交后,杨宛可能有“白头吟”之感,而王微亦是感慨自身的境遇,所以决定离开茅止生。
王微离开茅止生之后,“偶过吴门,为俗子所嬲”,后嫁给许誉卿。许誉卿,字公实,华亭人。钱谦益说:“颍川(许誉卿)在谏垣,当政乱国危之日,多所建白,抗节罢免,修微有助焉。”清李延昰《南吴旧话录·闺彦》卷二十四记载了一些关于许誉卿与王微的生活场景。“许太仆往虞山候钱牧斋,归与王修微盛谈柳蘼芜近事,蘼芜故姓杨,字蘼芜,云间妓也,能诗,嫁虞山钱牧斋。忽拍案曰:‘杨柳小蛮腰,一旦落沙叱利手中。’修微哂之曰:‘此易解,渠恐蛮府参军追及耳。 ’”可见王微平日戏谑之时称许誉卿为“许蛮”,这种称呼一方面表示王、许二人之间关系亲厚,其实细味此语,可见许誉卿对王微的欣赏和折服。许誉卿自己有 “人争笑我为帐中人弹压”之句,《南吴旧话录》卷二十三载:“许霞城(誉卿)家居时,相欲以饵致之。道人闻之,蹙然者经日。许问故,道人答曰:‘唾溺不同器,恶非其类也,况可与若轻同槽枥。’许揖之曰:‘人争笑我为帐中人弹压,苟念斯语,胡得不事如畏友。’”许誉卿不以“人争笑我为帐中人弹压”为忤,本质上是因为王微是自己的“畏友”,“畏友”之成因正如王端淑所云:“修微不特声诗超群,品行亦属第一流。”姜兆翀《松江诗钞》卷五十五云:“及相依于兵燹间,誓死相从,居三载,临殁以剃刀裓衣属光禄,俾其于急难之中得为自全之计云。”王微这种对于忠义的追求,对国家的“从一而终”的观念,较之闺秀在“家庭之内”中的“从一而终”更加壮烈。因而得到了当时男性士人和闺秀才女的认可。清初王端淑辑《名媛诗纬》列“夫人世妇以及庶民良士之妻为《正集》”,而“其或由风尘反正者附于《正集》之末”,这就肯定了嫁作士人妇的名妓,其身份已经在“夫人世妇以及庶民良士之妻”之列了。
5.北京大学特邀培训专家北京大学危机管理专家,曾担任股份制企业总经理,首席培训专家。是国内最早进行危机管理研究,[1]引入国际危机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实战型专家之一。

现为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风险与危机管理研究室主任。2000年起先后为数十家跨国企业及内资企业提供管理顾问服务。2006年率先在国内提出企业危机系统管理策略---9+1原则,填补了国内危机管理没有系统应对策略的空白。在危机管理策略与实战方面,王微目前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特邀专家。 2004年王微先生率先在国内提出最符合中国企业、政府及 NGO 组织实际需要的系列危机管理理论,填补了此前中国危机管理缺乏系统应对策略的空白,形成“中国式危机管理 9 + 1 策略”、“企业危机管理 9 + 1 预警”、“企业危机管理 9 + 1 误区” 等理论体系。个人专著《中国式危机公关9+1策略》被业界认为中国本土危机理论的突破性著作,颠覆了西方危机管理专家诺曼﹒ R ﹒奥古斯丁的理念,被称作“危机管理,管理中的孙子兵法”。
著作:危机管理与领导力内容简介 商场风云变幻莫测,危机永远无处不在。有多少企业,因为没有危机意识,一篇记者的报道、一篇政府调查报告,甚至是某个消费者的一次不愉快消费经历,都可能使久负盛名的企业深陷舆论漩涡,难以自拔。于是,危机管理,成为企业的必修课,企业中每一个员工都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清楚在自己的岗位上如何去应对危机。本套产品的作者,“危机管理实战第一人”的王微先生,从实战中总结出9+1策略,被称作危机作战中的孙子兵法,为企业分析并排除种种有形或无形的陷阱,帮助企业在危机大战中从容应对,大获全胜。 三、课程大纲 第一讲:危机管理的分类与原则 第二讲:情感公关、信息控制与挑明真相 第三讲:依靠主观、道歉先行与供应链优先 第四讲:质量危机四步骤 第五讲:微机管理执行力的体现 第六讲:危机管理误区 第七讲:如何让危机预算更有效 第八讲:危机管理实践方案(一) 第九讲:危机管理实践方案(二)
6.中日友好医院副主任医师女,1961年出生,1984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脾肺科副主任医师。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中医内科教学任务以及进修生、留学生的临床指导。曾是卫生部“化浊祛痰法治疗脂肪肝的临床与实验研究”课题的主要负责人之一2005年被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评为优秀教师。
7.辽阳职业技术学院教授教授,音乐教育专业带头人;1963年出生,1985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教育系,2004获

沈阳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历。辽宁省民族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考级辽阳组委会主任,指导学生首唱的歌曲《雪娃娃》、《谢谢妈妈》在全国第五届少儿声乐大赛获奖并录制VCD全国发行,本人获“优秀声乐指导教师”称号。
主讲课程:声乐、音乐理论、器乐
主要论著:《声乐艺术与合唱指挥》2005年7月(河海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青少年歌唱12讲》(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钢琴》(第二、第三册,辽宁省中师音乐专业教材1995年出版,97年修订再版);《论高师声乐教学改革》(《辽宁教育研究》2005,11);《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专科音乐教学刍议》(《理论界》,2005,11);《谈歌唱心理在演唱和教学中的作用》(《音乐生活》2004,11);《浅谈少儿声乐教学》(辽宁师专学报,2005,4);《如何从美学上认识音乐欣赏的本质》(《音乐生活》2006,5)。
主要科研成果:《优化高师声乐教学体系改革研究》(辽宁省教育厅科研成果,2006)。
8.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员女,1949年12月生于重庆市。1969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附中。1989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受教于中外著名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江碧波教授、黄原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张济平教授,北京画院王文芳教授等。曾是四川美术学院附中优录生--考生中第9名录取;是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专业进修班高材生--毕业成绩全班两个最高分96分获得者之一。系国家二级美术师、中国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剪纸协会会员、四川省民间美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会员、成都市园林书画摄影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四川省书籍装帧艺术研究会理事,雅安地区美术家协会会员.
70年代从事宣传画、装饰画、粉画、油画等群众美术宣传及创作辅导组织工作。1977年自编文创作的水粉连环画《小胖的教训》(22幅)入选温江地区美展并获优秀作品展;
1984年2月年画《春暖》入选《四川新风貌画展》并在1984-1985年度优秀作品评选中荣获地区优秀作品奖。个人被评为1984年度雅安地区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
1986年10月手指画5幅参加《七省指书指画邀请展》时《山村小景》被选送日本。个人获1986年度雅安地区文艺创作成绩显著荣誉证书;
198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评为编辑(美术)中级专业技术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