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

学校介绍截止2006年[2]有教职工171人,48个教学班、3000余名学生。特级教师2人,高级教师55人,国家级骨干教师2人,省级骨干教师12人。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9人。据有关资料显示[3],为贵阳市名师最多的初中。[2][3]

自建校起,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管理科学化,治校严谨化,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探索素质教育新路子,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严格科学的管理形式“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学风;坚持以发展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坚持教育与教研相结合的教改实验,走科研兴校,科研促教的路子;坚持德育为首,开展广泛的课内外爱国主义教育活动。[2]

文化价值:学校的发展是教师的成长,教师成长与学校发展同步。
文化精神:博学健体,才高求美,厚德笃教,明理至善。[3]
学校校歌: 《我们编织着斑烂的理想》(注:根据校方提供,歌曲名含有“斑烂”并不是“斑斓”)树文、贵森 词;黄玲、王瑾、贵森 曲
[6]
学校特色全国射箭重点学校
2008年11月4日国家体育总局射箭中心授予贵阳实验二中“全国射箭重点学校”称号。
有报道称,这是贵阳市第一所荣获该称号的中学,“重点学校”主要肩负着为国家培养、储备射箭项目专业人才的任务。授予后,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将在射箭项目上给予实验二中资金以及政策上的倾

斜。
美育节
自1992年以来,学校每年都要举行美育节活动。美育节主要以体育比赛、书画比赛、科技制作比赛等多项文体竞赛和表演为主,展示自己的青春活力和丰富才艺。2003年该校美育实践受教育部好评。[7]
奖项荣誉

建校以来至2006年[2],教师有35人次在全国、省、市教学大赛中获奖,另有 200余篇教学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并获奖;学校在贵阳市中小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获唯一的一等奖,学校先后获得贵州省学校德育先进集体、贵阳市文明单位称号;贵州省红旗文明单位;NOI’1995第二届、NOI’1998第四届、NOI’2000第六届全国青少年信息技术(计算机)奥林匹克分区联赛优秀学校、2005年贵阳市学生体质健康调研“优秀检测学校”[8]等称号;学校已成为贵阳市中学学生计算机实验基地,中央教科所“大成”美育的实验基地和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中央教科所国家重点课题“九五”、“十五规划”、“十一五规划”、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研究与实验”实验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样本校,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示范学校,1997年11月在贵阳市中小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获一等奖。[9][2]
办学成绩建校以来至2006年[2],学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获奖10000余次,并有多人多次在全国、省、市重大比赛中获金得银,成绩喜人,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物理、化学及英语等学科竞赛获奖700人次。[2][10][11][12]年年中考喜获丰收,升学成绩在贵阳市名列前茅。据有关报道称,实验二中在2008年的中考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1184名毕业生中,600分以上的172名,贵阳市排名前100名中有81人是实验二中的毕业生。[13]
2006—2007学年度2008届(17)班石伟豪、钟灵、杨光三位同学获贵阳市“三好学生”称号。李纳、袁雨婷、周媛媛获贵阳市“优秀班干”称号。[14]
2007年,全校考入贵阳一中的有152人,2008年全校上600分的有172人,总体成绩位列全贵阳市第一。[3]
2007年,苑忠鹏同学获18届“希望杯”数学邀请赛全国金奖。叶峪廷等14位同学获全国铜奖。[15]
2009年叶子云同学在贵阳市的中考中夺取状元桂冠。[16]
学校也诞生了数十名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7]
对外交流与美国2009年6月26日贵阳实验二中校长李华荣从美国HPC公司CEO雷蒙德·亨特先生手中接过美国加州橘子郡圣·玛格丽特学校(St. Margaret's Episcopal school)校长大卫·波义尔(David Boyle)的一封信,信中表达了希望与贵阳实验二中缔结姊妹学校的想法,并期望双方学校互派教师和学生参与学习和文化交流。[18]
2010年,贵阳市第二实验中学第一名交换生颜怡帆前往美国。[19]与新加坡2010年

5月7日上午9时新加坡美以美女校(Methodist Girls’School)和圣若瑟书院(St. Joseph’ s Instiution)校长莅临该校。该校领导与新加坡校长座谈。李华荣校长致欢迎词,并表示通过一年的合作,双方的教育理念、管理方式等不断的碰撞、融合,促进了不同的文化交流。徐艳芬校长介绍了该校2009年选派的3名赴新加坡美以美女校学习的学生情况。该校的3名学生适应能力较强,能很好的和教师、各国学生友好相处,较快的融入到新加坡的学习生活中。双方就2010年招收初三毕业生赴新加坡留学的具体事宜进行了磋商。[20]
建立分校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基础教育办学管理若干问题的通知”精神,结合该市基础教育的实际,积极推进办学体制的改革。在秉承十年办学的经验的基础上,创建贵阳实验二中分校:致和实验中学。分校设在距市区7公里的新添寨(原新添光学精密仪器公司技校内),总投资1430万元。[21]
著名教师周静
女,中共党员,大学本科,高级教师。1978年任教。1999年被评为市级中青年科技骨干,2003年被评为首批省级骨干教师。1999,2001,2004年三次被市教育局聘为贵阳市中考英语科命题教师。[22]
邹雪青
1985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物理系,并获理学学士学位。同年8月分配到贵阳二十三中任教,1993年8月调到贵阳实验二中,从事中学物理教学工作,1993年受聘为中学一级教师,1998年受聘为中学高级教师。[23]
柴莉
优秀语文教师,1979年参加教育工作。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均获奖项。[24]
董卫平
男,高级教师,贵阳市云岩区首批骨干教师。所撰写的多篇论文分别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贰等奖、优秀奖;所教学生在数学竞赛中多人多次获奖,该人也多次荣获“优秀教练员”以及“优秀辅导员”称号。[25]
[26]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