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占芳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7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87年起跟随严忠教授从事胶体化学研究,1990年在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获得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进入中国科学院原感光化学研究所,师从中科院院士江龙先生,从事具有生物分子检测功能的仿生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研究以及纳米材料的功能化组装等领域的研究工作,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在此期间,成功研制出具有大肠杆菌识别功能的可变色囊泡体系,该研究成果发表在J. Am. Chem. Soc.(1998, 120, 12678.)和Langmuir上。2000年到清华大学生物系生物膜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隋森芳教授。主要从事可用于生物分子灵敏检测的纳米生物技术的研究。在此期间:独立提出了用于生物分子灵敏检测的纳米金颗粒的原位扩增技术。该技术成功用于人IgG和DNA分子的检测,并利用该技术进行了人肺癌早期诊断的初步研究。其中对于人IgG的检测研究结果发表在Angew. Chem. Int. Ed.(2002, 14, 2176.)上。审稿人国际著名的免疫组织化学专家G. Hacker博士对此研究结果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此研究结果是对本领域的重要补充。以第一发明人的身份申请(已获授权)两项发明专利(ZL 01 1 41417.0;ZL 01 1 18134.6)。2002年到日本东京大学化学系,日本学术振兴会外国人特别研究员。主要从事纳米单晶的制备和可用于DNA分子识别的分子有序组合体的研究。2003年到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化学系物理化学教研室工作,在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的同时,从事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仿生分子有序组合体的构建以及纳米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科研工作。
主要科研方向:1.纳米材料的功能化制备与组装;2.纳米生物技术;3.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4.仿生分子有序组合体的构建。
现任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