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家皂户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曲家皂户村位于镇人民政府驻地东1.5公里、吉利河东岸。地处丘陵。有居民310户,1242人,耕地面积2007亩,果园280亩,

据传,明中期曲姓由今诸城大鹤现村迁此立村,取名曲家村,后因居村以熬盐为业(灶户),改名曲家灶户,后演变为皂户。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重名,复原名曲家皂户。清道光版《诸城县续志.疆域》称曲家灶户。

曲家皂户(村)以农为主,在旧社会因地少土薄,生产工具落后,生产方式原始,建国之后农业生产逐年发展,并兴办了副业。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个体、工商、养殖等企业的发展,198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97元。后来,村集体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该村2001年在荒沟、河滩种植速生杨700余亩,2002年,村集体投资7万余元,更换自来水、修建水塔一座,户户吃放心水。2003年,为了方便群众和大街卫生,投资2万多元,修排水沟500米。2004年秋,投资100多万元,建规模达200头的奶牛养殖场,当年投资当年就见效益,纯收入20余万元。

随着经济的发展,村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全面发展,对独生子女户,由村集体统一交纳保险金,同时广泛开展了评选“五个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使村民素质不断提高,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连续几年被镇党委、政府评为“三个文明建设先进村”和“五个好党支部”等荣誉称号。[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