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脉冲序列设计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版权信息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脉冲序列设计

书 名: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脉冲序列设计

作者:(美国)噜克等

出版社: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

ISBN: 9787506736831

开本: 16

定价: 248.00 元

内容简介《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脉冲序列设计)(精)》的主要写作动机是得到一部独立的、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磁共振成像基础的教科书。尽管这不是一部完整的MRI研究论著,但是仍然可以作为这一领域的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的参考书。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脉冲序列设计)(精)》不可能对进动交换、射频穿透、k-t空间、灌注和参数重建方法进行详细讨论,因而省略掉了这些重要课题。磁共振模拟、交互式MRI、远程学习等另外几个重要问题或许将来有可能作为网上扩展卷中的内容确定下

来。我们相信这《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脉冲序列设计)(精)》的内容对读者是有用的,许多技术细节可以参照其他核磁共振技术的专著,比如,Chen和Hoult关于磁共振线圈的专著、Callaghan关于扩散的微观成像的专著。

每一章都不同程度地包含了技术细节的讨论、家庭作业、序列概念和产生的图像。关键部分一般用斜体标记,单引号内通常表示引入磁共振成像术语和格式化的说法。每一章结尾都有典型的参考文献,但是我们只引用综述性的、介绍性的和我们特别熟悉的文献。做一个完整的书目并不是这《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脉冲序列设计)(精)》的目的。

《核磁共振成像(物理原理和脉冲序列设计)(精)》的前15章本质上是介绍性的,或许可以作为一学期的课程。经过第一章简短的概述后,接着介绍核磁矩的基本动力学、成像概念,然后是各种重建方法、对比度和噪声。后面的11章介绍了成像应用;这可以在第二个学期中讲授,也可以把这些基本概念穿插到前面的内容中去,在一个学期把全书讲完(这是我们倾向性的意见)。后面的11章中,开始是简短介绍射频脉冲的设计和化学位移成像,然后详细讨论了快速成像、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运动、流动、扩散、脉冲序列设计和伪影。射频、梯度和主磁体线圈统一放在最后一章讨论。另外,在前面章节的适当位置,我们也讨论了线圈硬件的问题。附录中包括电磁学和统计学的一些知识,也列出了书中图像的成像参数。

目录第一章磁共振成像简介

第二章磁场中单核的经典响应

第三章旋转坐标系和共振

第四章磁化强度,弛豫和布洛赫方程

第五章进动和激发的量子力学基础

第六章热平衡及纵向驰豫的量子力学基础

第七章信号检测概念

第八章信号采集方法导论:自由感应衰减、自旋回波、反转恢复和谱

第九章一维Fourier成像,k空间数据和梯度回波

第十章多维Fourier成像和片层激发

第十一章连续和离散Fourier变换

第十二章采集和图像重建中的反迭

第十三章Fourier变换图像重建的滤波和分辨率

第十四章图像投影重建

第十五章信号,对比度和噪声

第十六章对射频脉冲的深入讨论

第十七章水脂分离技术

第十八章稳态快速成像

第十九章K空间分区采集和回波平面成像

第二十章磁场不均匀性的影响和T2散相

第二十一章随机漫游,弛豫和扩散

第二十二章磁共振成像自旋密度、T1和T2的测量方法

第二十三章运动伪影和流动补偿

第二十四章磁共振血管成像和血流测量

第二十五章组织的磁特性:理论和测量

第二十六章序列设计,伪影和命名规则

第二十七章磁共振成像线圈及磁体导论

附录A电磁场原理:简介

附录B统计学

附录C图像说明中的成像参数

……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