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戏剧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5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唯美主义是对“物质之上”、“唯利是图”时代风尚的反驳。它以康德美学为武器,与平庸丑陋的现实形成精神对峙。

三个阶段萌芽阶段 18世纪8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是诗人、画家布莱克和是人基茨。形成阶段 19世纪中期“拉斐尔前派”的出现标志着唯美主义正式登场。“拉斐尔前派”主张回到文艺复兴时期,拉斐尔以前那种简洁、质朴的画风。代表人物为诗人、画家罗塞蒂、彭琼斯和艺术家、空想社会主义者莫里斯等。高峰阶段以奥斯卡·王尔德和佩特为代表。

佩特的《文艺复兴史研究》被称为唯美主义的宣言书。佩特提出,艺术的目的在培养人的美感、追求美的享受,人生的意义在于尽量充实霎那间对美的感受。

王尔德使唯美主义从理论到实践都达到了顶峰。他的唯美主义代表作是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画像》和独幕剧《莎乐美》。[1]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