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FM
第一英里以太网(EFM: 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
第一英里以太网(EFM)是一个通过在终端用户和运送者之间的努力扩展以太网技术的范围,“第一英里”是指在订户或用户和公共网络之间的链接。以太网在第一英里允许这个订户用家庭以太网接口连接,意味着速率越快,网络访问就越快。以太网在第一英里提供最终连通性和多媒体应用带宽。以太网在第一英里也希望使光学以太网一个到DSL和电缆调制解调器的低成本的可选择的方法。
802.3ah的实现和应用
前不久,以太网第一英里联盟(Ethernet in the First Mile Alliance,即EFMA)正式批准802.3ah成为IEEE “以太网第一英里”的标准,下面我们来具体看一下它的实现和应用。
实现
802.3ah研究题目中“第一英里”指的是用户端到电信运营商局端设备的这一段连接,这段连接从使用者的角度看是“最先一英里”,而从运营者的角度看是“最后一英里”。它的目标是将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以太网技术推广到电信用户的接入网市场,这样可以使网络性能明显提高,同时降低设备和运行的成本。
802.3ah项目的研究范围包括宽带以太网必备的所有技术要素,EFM研究小组定义了三种拓扑结构及物理层:(1)用普通铜缆以10Mb/s以上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连接的点到点(Point to Point,P-to-P)结构,即Ethernet over VDSL,简称EoVDSL;(2)用1条光纤以1Gb/s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连接的P-to-P结构;(3)使用1条光纤以1Gb/s的数据传输速度进行连接的点到多点(Point to Multipoint,P-to-MP)结构,即Ethernet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简称EPON。
EoVDSL技术能够对以太网分组进行封装,并在电话线上进行稳定的高速数据传输,从而将以太网的传输距离从传统的100m延长到1500m,大大地拓宽了以太网的应用。EPON是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以太网的接入,在一个EPON中,不需任何复杂的协议,光信号就能精确地传送到最终用户,来自最终用户的数据也能被集中传送到网络。在协议的第一层,光信号的帧格式针对突发性的数据通信和实时的TDM通信进行了优化设计。在协议的第二层,EPON使用完全透明的全双工以太网技术,使用TDM,并实现QoS。在EPON之上,音频、视频和数据都能很简单和灵活地实现。EPON位于业务网络接口(Service Network Interface,SNI)与用户网络接口(User Network Interface,UNI)之间,通过SNI与业务节点相连,通过UNI与用户设备相连。
应用
EFM是有史以来业界在IEEE 802标准方面最为庞大的项目。来自100多家公司的代表利用新的OAM(操作、管理和维护)机制定义了新的光纤和铜缆以太网的界面类型,以方便管理。EFM工作组主席Howard Frazier表示:“这项IEEE标准的完成有助于将EFM理念转化为现实。”
的确,宽带接入市场现在有多种技术和协议共存,但这些技术在带宽约束、有效性、应用的简便、成本等方面各有不足。随着光纤网络覆盖范围的延伸,以太网可以更方便地进入城域网市场。由于以太网的成本优势,它已经成为局域网的事实标准,宽带接入市场如果采用以太网技术结束那些不必要的协议转换,是不是也很有可能取得接入市场的统治地位?
就在802.3ah标准完成的同时,EFMA的加盟企业也在Supercomm 2004展览会上首次演示了各种EFM技术是如何做到相互兼容的。
EFMA负责市场营销的副总裁Peter Linder表示,“EFMA进行的兼容性演示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也为全球的服务提供商大规模部署以太网接入网络、推出下一代以太网服务铺平了道路。”
事实上,EPON是利用PON的拓扑结构实现以太网的接入,与现有类似技术相比,其具有与现有以太网的兼容、高带宽和低成本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