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炉村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10-07-16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1、福建省泉州安溪县剑斗镇前炉村前炉村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安溪县剑斗镇,在镇政府驻地南9公里处,西石帽山坡,海拔660米。该地山林茂盛,古时为伐木烧炭炼铁之地,故称。明清时属由义乡,民国属乐德乡由义保。新中国成立后,1958年属乡办前炉林场,1986年7月成立前炉村。村委会设在前炉,辖8个自然村。村民主要为王、苏姓。[1]

2、河南省濮阳市孟柯乡前炉村前炉村位于孟柯乡东北部,全村有1000人,耕地1108亩,奶牛养殖是该村的特色经济。带来了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迅速提高。1998年,前炉村村民陈修岩看准时机,筹措资金22万元,从内蒙古、陕西购进了20头肉牛,搞起了养牛,但时隔不久,全球爆发了疯牛病疫情,一时牛肉无人问津,陈修岩的肉牛场受到了灾难性的冲击,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陈修岩是一个敢闯敢拼的人,一次失败并没有击倒他,他认真总结第一次养牛失败的教训,经过半年的细致市场考察,他又决定养奶牛。陈修岩不顾家人的反对,他投资28万元从陕西引进了30头北京黑白花奶牛,当年实现总产值18万元,陈修岩乐了,邻居们的眼睛亮了,在区、乡两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前炉村兴起了一股养奶牛热。至2003年底,前炉村奶牛存栏达100头,年总产值70万元,人均增加收入700元。炉村积极推广应用青贮氨化技术,全村共建成青贮池25个,总容积达1000立方米。将玉米秸杆粉碎后青贮、利用,可使每头奶牛年增产鲜奶1000斤以上。该村还大力推广沼气应用,形成了“牛一沼一菜”的生态产业链,全村建成沼气池20个,基本可以完成对全村牛粪的处理,年可节约增效3万元。

前炉村奶牛养殖技术先进规范,发展迅速,现全村有奶牛养殖户29户,合计养殖高产奶牛320头。养殖20头奶牛以上的有4户,其中养殖30头奶牛以上的有2户。平均每头奶牛年产奶达3.5吨,直接经济效益10000元。另外,乳制品公司和奶牛改良中心产出的效益也十分可观。全村奶牛养殖业年可实现总产值153万元,人均增收1530元。[2]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