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子陵钓台

简介严子陵钓台,位于浙江省桐庐县城南15公里的富春山麓,是富春江主要风景点。 在富春江镇西2500米富春山。因东汉严子陵隐居于此得名。严子陵,名光,会稽余姚人,东汉初年隐士。少时曾与刘秀同游学。刘秀即位后,但不愿出仕,遂更名隐居,“披羊裘钓泽中”。刘秀再三盛礼相邀,授谏议大夫,仍“不屈,乃耕于富春山”。老死于家,年八十。严子陵钓台由东台、西台、严先生祠、石坊、碑园、钓鱼岛、谢翱墓组成。
清文学家严懋功言:“自古名胜以钓台命名繁多:陕西宝鸡县渭河南岸之周吕尚钓台;山东濮州之庄周钓台;江苏淮安汉韩信钓台;福建闽县之东越王王馀善钓台;湖北武昌县江滨之吴孙权钓台……吕尚、韩信、任昉三钓台较为著称,然均不及桐庐富春山严子陵钓台。”严子陵钓台在全国10多处“钓台”古迹中名列第一位,闻名于世。乘船经过富春江上风光最美丽的一段--七里泷,可见富春山麓,沿江高阁连亘、粉墙黛瓦、飞檐翅角,一片古朴的建筑,这就是严子陵钓台。

严子陵钓台是东汉古迹之一。因东汉高士严光(字子陵)拒绝光武帝刘秀之召,拒封“谏议大夫”之官位,来此地隐居垂钓而闻名古今。历代不少文化名人如李白、范仲淹、孟浩然、苏轼、陆游、李清照、朱熹、康有为、郁达夫、张大千、陈毅、郭沫若、巴金等来过钓台,并留下不少诗文佳作。据统计从南北朝至清朝就有1000多名诗人、文学家来过此地,并留下2000多首诗文。范仲淹在此写道:“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先生”即指严子陵。郁达夫曾作《钓台题壁》一诗,“曾因醉酒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两句便出自于此。1949年4月,毛泽东同志的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中的“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就是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参加建国工作。
陆游曾作一篇《鹊桥仙》来写钓台精神——“一竿风月,一蓑烟雨,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近城门,况肯到红尘深处? 潮生理棹,潮平系缆,潮落浩歌归去。时人错把比严光,我自是无名渔夫。”正如李白诗中描绘的“钓台碧云中,邈于苍山对”,钓台共有两处,右边称为东台,左边称为西台,所以这风景点又有个名字叫“双台垂钓”,两台各高近70米,有蹬道可上。东台为严子陵垂钓处,西台为南宋谢翱哭祭文天祥处,还有严先生祠、客星亭、清风轩、静庐等景观。
钓台近旁有“天下十九泉”遗址,传说唐代陆羽曾以此泉煮茶水,品定为天下十九泉,民国期间临近江边处,建有“天下十九泉”亭,后毁。
小贴士:钓台处有快艇可坐,十分过瘾,可从20元砍到10元。
交 通:在桐庐县城新桥头乘坐中巴车可到严子陵钓台景区,票价4元,半小时可达,下车后再步行十多分钟即到游船码头。自驾车沿320国道至桐庐蒋家埠,左拐3公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