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辨
概况红楼梦辨是俞平伯先生于1923年在亚东出版社出版的著作,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写这本书的原因在于先生曾经于1921年与顾颉刚先生讨论红楼梦,又于次年二月至七月间陆续把这些材料整理了出来。在1950年底之前,本书并未再版过。
在1951年出版的《红楼梦研究》是《红楼梦辨》的修改本。修改的原因在于原书存在一些错误,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本来的错误和发现新材料而证明出来的错误。但是新版《红楼梦辨》在红学史上还是一本不可回避的著作。
简介

从文化现象上来讲,这固然是一件好事,它不仅充分证明了《红楼梦》恒久不衰的艺术魅力,而且也表明阅读《红楼梦》、关注红学的人愈来愈多。但另一方面,在这看似滚滚袭来的热潮背后,至少还需要两个基本前提作支撑:第一,要熟读原著;第二,要熟悉并了解前人的有关研究成果。倘不如此,这红学新浪潮必然会卷起不少的学术泡沫,未必能产生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在此背景之下,回顾总结了一个世纪以来的红学研究历程,精选出一批曾发生重大影响的代表性论著,推荐给广大读者,就显得非常适时和十分必要。
收入本丛书的论著,固然远不能涵盖红学研究的全部成果,但却无一不是在红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传世之作,都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对于广大读者阅读《红楼梦》,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引导和启发意义。
作者简介

俞平伯(1900—1990)。本名铭衡,字平伯,浙江德清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先后任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同时是新文学运动初期的重要诗人、散文家。建国后,历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全国文科委员、中国作协理事、九三学社中央委员。
其红学专著《红楼梦辨》1923年初版,50年代初再版改名《红楼梦研究》 ,是“新红学”的代表之一,另著有《脂砚斋红楼梦辑评》 、 《红楼梦八十回校本》 、《俞平伯说红释》 、 《唐宋词选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