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上科赛
定位与目标崇上科赛致力于提供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服务及解决方案。系统集成、节能环保、信息链技术与工程、自动化及其控制是企业发展的方向,站在长远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企业成长为以实业为基准的高科技技术公司,并以建立世界级的系统集成供应商、运营商为战略目标。

创新与发展近代以来人类文明进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要得益于科学发现、技术创新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得益于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生产力,得益于近代启蒙运动所带来的人们思想观念的巨大解放。可以这样说,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始到现代的进化历程,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不同民族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发展的阶段有先有后,发展的水平有高有低,究其原因,民族创新能力的大小是一个主要因素。读书的本质,应是在别人的思维之上建立自己的思维,唯书论、唯权威论早应得到无情地摈弃,建立整个民族的系统创新体系,树立民族创新意识和胆魄,锻炼和提升动手能力是最为核心的作为。
树立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摈弃创新作为一种噱头和帽子,是民族创新的先决条件。每个人或许都可以是一位发明家,也可以是一位创新开拓者,创新平民化是民族创新的核心。
就一个企业而言,其创新能力最终取决于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企业的立足和推动归根结底是由人来完成,企业的战略和革新能力、制造能力取决于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动手能力。
外部环境只能起到影响作用,它影响着事物的发展,但并不能决定事物的产生和发展。大的环境如果不能改变,唯一能做的就是改变周围环境,这种环境的改变应建立在人的理念和思维之上,它是为了满足人的理想和目标塑造的狭隘空间,这个空间是和人相辅相成的,以人为基础,“天人合一”的空间是创造奇迹的源泉,人相信奇迹源于相信自己。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共存工业化是现代文明进步的象征性元素,但工业化却不可避免地以环境为代价进行换取,环境恶化和生态的整体抑或部分失衡,导致了人类的生存条件恶化,如果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恶化或者造成极大的破坏,那么工业化带来的弊就会远远大于利,那么文明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倒退的。换句话说,企业的发展不只是追求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产生价值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发展不能以生存条件来换取。如何处理好经意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应是企业从生存到发展的主题,不能创造价值却对周围因素产生恶性索取的发展不应该存在。
生存和发展观崇上科赛是一个年轻的企业,但我们却从创立起就定位了企业的理想和目标,我们会为我们的理想和目标迈进。企业生存和发展并没有完全或绝对的界限,“盛极必衰”即揭示了生存和发展之间的矛盾,企业生存要考虑发展,同样发展也要考虑生存,有危机感,有辩证的认识,才能活得长久一些。
生存是建立在经济效益之上,而发展需建立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之上。事实上,企业发展却往往仅仅关注经济效益,忽略了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导致了文明进程和企业之间的对立,有对立必然有消亡,唯一能消亡的只能是企业,所以企业并不是不死神话,或许我们能做的就是处理好经济、社会、环保效益之间的制衡,企业或将走得长久一些。若一个企业愚弄文明社会必然被文明社会所抛弃,代价必然很惨重。
企业发展从表面上看,必须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种核心竞争力或是得当的商业模式,或是先进的技术,或是整体解决方案,但最终会归到生产方式上来,生产方式由生产力决定的,而生产力的推动取决于科技的发展,而且这种科技必须得到实际应用或转化。狭义上来讲,技术本身是需要保护的,付出和劳动是成正比的,不劳而获永远是不明智的。
但技术却又不是普适的,一些改造或者全新的理念就会将原有的技术剥壳,看小不看大,因为细节才是实施中需要关键考虑的,但细节也必须在框架之下,换言之,企业在对技术的操作上要有自己的方向,要有自己的理念和标准,然后在这个框架下去改造去探索,不走别人的路便是自己的路。
技术和产品/服务的关系技术停留在理论上,还是得不到应有的价值,技术最终转化为产品或服务才有现实意义,技术仅仅是基点,提供最为优秀的产品或高超的服务才是企业的具体体现,才能为企业创造价值。
投资者关系投资者关系管理是公司通过充分的信息披露,并运用金融和市场运销的原理,加强与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之间的沟通,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管理行为。
1)、要建立在充分的信息披露的基础上。
2)、运用金融和市场营销的原理。
3)、核心是沟通。
不管是私募还是上市公司,都要经常跟股东进行沟通,让其能够了解公司的发展战略、财务情况、产品、市场状况、人力资源的建设情况。目标是要促进投资者对公司的了解和认同,最终实现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是公司价值的管理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