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调

王朝百科·作者佚名  2009-11-27  
宽屏版  字体: |||超大  

满汉调

这种民间小调,不像陕北民歌那样苍凉,也不像蒙古族长调那样忧伤,它自由发挥,自得其乐,自编歌词,淋漓尽致地表达着歌者的心愿。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委宣传部副部长贾广华说:“‘蛮汉调’是根植于鄂尔多斯高原文化土壤中的一个新型民歌品种。从生成发展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里,它随时代的前进而发展,并成为具有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特点的一个民间歌种。”

国家一级作曲家、民族音乐学家、中国北方草原音乐研究会副会长赵星,在潜心研究了“蛮汉调”多年之后,把“蛮汉调”的基本旋律分为《刮野鬼》、《妖精太太》、《二少爷招兵》、《栽柳树》等多种曲调。

“蛮汉调”质朴、简练、易学、易唱,是百姓大众的歌。旧社会,蛮汉调的歌词大多反映人民生活困苦,如“穷人难、穷人难,说起穷人真可怜,说起那灾和难,说也说不完……”“凶不过的豺狼善不过的羊,数不过咱穷人受凄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鄂尔多斯的蒙汉人民有吃有穿,舒眉展眼,蛮汉调的歌词有了变化:“喜鹊鹊含的千里柴,毛主席带将幸福来,胡麻麻开花印天天蓝,共产党来了有吃穿……”上个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蕴藏着丰富地下资源的鄂尔多斯得到了开发,人民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于是蛮汉调就又唱出了:“准格尔到处都是宝,说到哪搭儿哪搭儿好,窑沟大路薛家湾,烧两圪瘩好炭那不难,镜一样的水库嵌柳林,成群的鲤鱼戏白云……”今天,伴随着生态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蛮汉调又有了新词:“穿沙公路修通了,生态建设搞好了,人和自然和谐了……”。

无论蛮汉调的歌词随着时代咋样变,但生存在恶劣自然环境当中的鄂尔多斯人,那种苦中取乐、幽默诙谐的性格始终没有变,流传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那种“灰色幽默”,自始至终贯穿在蛮汉调的歌词里。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2005- 王朝百科 版权所有